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docx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docx

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播音主持专业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初试面试和复试面试。那么播音主持专业的的练声有什么技巧呢?下面一起看看吧!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气息训练深吸气以后,用这一口气发出两三个扎实的HEI音,不断重复坚持数日就可以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这以后呢,要由慢到快,稳健轻巧的连续弹发HEI音气泡音:60秒把手放在胸口来体会一下,发这个HA音,看胸部是不是产生了振动,如果有了振动的话就证明你就有了胸腔共鸣,60秒搓脸:20秒松下巴:10秒提颧肌:30次,30秒打口腔半打哈欠:8个8拍60秒“啊”-----音:A的延长音深、匀、稳男生30秒女生25秒5次“丝”——音:1分钟。唇的练习喷双唇紧闭阻住气流突然放开发出P咧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歪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进行绕双唇紧闭,撅起,然后呢,左转360度,再向右转360度,这样交替进行,这里应该注意到向左转多少圈,那么向右就应该转多少圈。各以8*8拍练习,各60秒舌的练习刮舌尖抵下齿背,舌体用力,用上门齿的齿沿刮舌尖和舌面,反复进行弹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然后呢,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反复进行顶先闭唇,用舌尖来顶左右的内颊,交替进行转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唇的中间,先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这样交替来进行,这样交替进行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发声训练方法扩展音域的训练标准要定在接近或者达到两个八度的水平上。最常使用的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绕下绕练习,另外一种是用同一首诗歌进行不同音高的朗读,做这样的练习。一、训练要求1、是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要从自然音色比较好的音高开始逐步地向高低两方面扩展。2、是要把握住音色,发高音的时候不要过分的窄尖,发低音的时候不要过分的宽空,要力求做到上下行的时候音色是统一的,是和谐的。3、喉头要稳定,喉头的位置要稳定,相对的稳定下来,高音不要过分的上提,低音不要过分的下压。4、是调整声音的指向,这是一个感觉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声束的走向,发高音的时候就偏向后的,而低音的时候是偏向前的。5、是要调整气息的压力,那么发高音时候就要加压,要拉住,发低音的时候就要减压托起,这个拉住托起也是一种感觉,利用这种感觉我们来把气息控制住。在我们实际用声时,播音、朗诵、演讲,包括讲课在内,如果所用的声音偏高了或者偏低了,就会使声音失去弹性,缺乏个性特征。这是用声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很多的,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审美追求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认为高音清脆响亮就一味的追求高音,有的人认为低音深沉柔和就一味的追求低音,还有的人他崇拜某一位名家的声音,那么就不顾个人的条件去做那种简单地模仿,这样盲目的错误追求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用声偏高或偏低的习惯。因此呢一定要在端正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确定自己自如的音高范围,这是我们音高变化的一个基础,音高变化的一个基础。二、扩展音域最常使用的训练方法1、上绕下绕练习。上绕应该注意到要从自然音高开始,所谓自然音高就是说你张口就可以来的,可以比较自然就可以发出来的这样的音高,发a音或者i音,层层上绕,气息要拉住,小腹逐渐收紧,这是上绕。下绕练习相反也就是从自然音高开始发a音或者i音,层层下绕,气息要托起,上面我们讲上绕要拉住,下绕时候要托起,小腹逐渐放松,“a……a……”,再做一遍,“a……a……”。i音,发i音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2、用同一首诗歌,而是用不同的音高来进行朗读练习。比如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高一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第一遍示范再低一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概这样一示范就清楚了,它是用不同的音高而按照朗读诗歌的一般要求去做的,是要注意到它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我们不是单纯的去做一种声音练习,还要结合诗歌的,朗读诗歌的要求,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要求来进行练习。三、如何判断音高范围首先,可以进行主观判断,也就是用不同的音高来朗诵一首诗,通过对自己声音音色的质量和自然度这种对比判断来确定自如音高的范围。比如拿我自己来讲,如果我这样去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就觉得比较合适,“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这样就比较合适。如果我不是采用这个音高,而是现在高得多,“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我们从音色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怎么样合适,或者用的低一些,低的比较过分了,“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显然我自己的这个自如的音高范围在哪一段我们就通过这一音色质量和这个表达时的自然度,它的对比上来判断确定,这是先进行主观判断。然后,用客观判断来确认一下,用钢琴或者校音器来确定上绕下绕音的音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