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美术教案【必备】大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十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美术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自行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以其轻便、灵活的优势受到国内人们乃至外国友人的欢迎。自行车逐渐成为环保徤身的代名词,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网络上千奇百怪的自行车照片和视频给了我灵感,我发现这些奇怪的自行车基本上都是由成人设计制造的,我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搞出稀奇古怪的自行车呢?而我们大班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奇特,又具有一定的美术表现技能,也能设计出充满童趣、与众不同的自行车。于是,在上段时间我就已经让孩子们对自行车的结构有所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自行车的设计。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通过猜猜、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的活动,把孩子们带到自行车的世界里去,充分感受到设计自行车的无穷乐趣。二、活动目标在了解自行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能改变其局部或整体,设计奇特有趣的自行车。大胆作画,感受变形带来的乐趣。三、活动准备自制教具(折纸)、记号笔、作画用纸、示范用纸、图片(车轮、车把、车座)、自行车两辆。四、活动过程1、引题激趣(1)出示画有两个圆的范画,设置悬念。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圆形,请你们猜猜,这两个圆形会变成什么呢?”(幼儿猜测)(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圆形圆形碰碰,变成两根棒棒糖;圆形圆形碰碰,变成一辆自行车。”(3)揭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自行车变变变’的游戏。”(引出课题)2、观察讨论(1)欣赏整体变形的自行车。出示教具(折纸),感受变形的奇妙(图8-9)。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演示教具,引导幼儿发现、交流。师:“你发现了什么?”(自行车变宽,图8-10)师:“自行车除了变宽,还会变得怎样呢?”师:“你来试试让自行车变高吧!变高的时候要往什么方向画?幼儿示范,图8-11、图8-12)师:“自行车变得又宽又高。瞧,现在又变得怎样了?”(图8-13,多功能、更漂亮)小结:“现在自行车变得又高又大,还更有用了,原来自行车的整个车身形状都可以变,简直是太夸张了!”(2)欣赏局部变形的自行车。出示教具——三幅范例(图8-14?图8-16),引导幼儿发现变形的特点。师:“老师还变了几辆自行车。”A:“你发现了什么?”B:“其他自行车的车轮还有什么变化呢?”C:“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变成车轮?”D:“除了车轮在变,你还发现什么地方也在变?”(引导幼儿说出“把鞋子、足球、购物车当作车轮,脚印、大足鞋当作车座,袜子、球门当作车把”)3、幼儿操作师:“请你也来做一回设计师,设计一辆奇特有趣的自行车,可以将整个车身形状进行变化,也可以选择自行车的一部分,借东西把它变一变。”“设计好后,请把你的作品贴到自行车展示板上。”4、展示讲评师:“你最喜欢哪辆自行车?为什么?”5、拓展欣赏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有些艺术家还把它们变成了艺术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大班美术教案篇2要求: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准备: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2.录音机、磁带。过程: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4)最后添画。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大班美术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二.活动准备线、纸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画笔,传话筒1个,电话铃声,小兔子头饰,门铃声,歌曲《六一儿童节》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