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学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学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docx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学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学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课标解读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第二课时重点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我会学默读课文1、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2、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3、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4、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5、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二、合作探究: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6、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7、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8、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9、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10、“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11、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12、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1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三、归纳总结:15、这篇课文表达什么主旨呢?自测评估、这封一千来字看似平凡的信中却折射出雨果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你体会到了吗?关于人格魅力: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雨果与巴特勒上尉的交锋--()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关于语言魅力:体会反语的力量请学生找出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辛辣嘲讽的语句。个别赛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相结合。指导朗读词语“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指导朗读句子“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体会其中反讽的语气,不动声色的深沉的愤怒。小结:人格魅力--勇揭真相,何等良知!语言魅力--反语嘲讽,何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