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集锦.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石潭记知识集锦.doc

小石潭记知识集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阅读课文理解回答。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2.小石潭的四奇: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其作用是什么?(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2)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处。4.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5.本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1)抓住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3)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的逼真。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点睛之笔。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苦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不矛盾。8.作者在写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忧伤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放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9.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逸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10.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1)幽静。(2)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11.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是:(1)隔篁竹(2)四面竹树环合12.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洌”,又有侧面描写,如:(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其境过清”?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4.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的,依据的是以下句子:(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西南而望1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此时,作者已经把自己的心情与景物交融在一起,暂时派遣了自己被贬后的郁闷之感。八.开放性试题1.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文中依次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从“心乐之”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很高兴很快乐的。文中作者依次描写了篁竹、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藤蔓、轻快敏捷的游鱼、明灭可见的溪流。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的。从发现小石潭写起,写潭中景物,先写“近观”,再写“远望”,这样写使文章井然有序。2.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答:作者描写的游鱼是自由自在、轻快敏捷的。“似与游者相乐”向我们展示了“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3.游览到最后,作者快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心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作者游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愁苦的心情就产生了。以致终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烘托了凄清寂静的氛围,可以看出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忧伤的感情。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