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doc
上传人:努力****元恺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doc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3第一次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02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02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03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03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04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04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05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05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05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07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07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08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08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09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09第四次思考题3.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104.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105.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0辨析: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11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11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12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12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12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12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3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13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13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13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无答案)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4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149.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1510.试论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西方各种社会科学方法。1511.论“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154,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16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61,联系现实生活中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并说明基层调处干群之间、民商之间发生的矛盾时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17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18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194,联系自己的学科实际,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19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20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202.为什么说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20(“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1.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谈谈对以人为本的认识?211.用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原理来说明,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12.运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211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方法论和意义?223.试述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与联系。23第一次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