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DIC的概述二、DIC的诊断及评价三、DIC的治疗及展望四、疗效及预后DIC的认识历史DIC的定义(Porth,C.M.(2004)EssentialsofPathophysiology)&(Otto,S.(2001).OncologyNursing)SYSTEMICACTIVATIONOFCOAGULATION凝血酶活化是DIC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外源性凝血途径在DIC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还存在一些旁路激活凝血系统凝血酶的生成是DIC发病机制的中心关键环节1、感染性疾病2、恶性肿瘤3、病理产科4、手术及创伤5、其他DIC的临床表现可因原发病、DIC类型、分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最常见的表现有出血倾向、休克、栓塞及微血管病性溶血等DIC的临床表现微血管病性溶血常用DIC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DIC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及意义PT和APTT大约50%DIC患者PT和APTT正常或缩短PT和APTT正常并不能排除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原(Fbg)敏感性低,为28%Fbg水平在高达57%DIC患者处于正常水平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ISTH)制定的DIC诊断积分系统Taylor,FB,etal.ThrombHaemost2001;86:13274.计算分值5.判断标准分值≥5分.判为DIC;每天计算一次积分值分值<5分.提示非显性DIC;1-2天内重复计分值中国DIC诊断标准------2001年全国第八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④抗凝治疗有效3、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①血小板低于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0g/L。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白血病并发DIC实验室诊断标准基层医院DIC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评价一、基础疾病DIC诊断流程2007.5--2010.5国内报道1300例出凝血指标异常患者分析分析鉴别诊断小结三、DIC的治疗及展望DIC的主要治疗措施个体化治疗出血部位及程度血栓部位及程度病情缓急血流动力学状态年龄其他临床情况去除触发因素切除子宫抗生素治疗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辅助通气激素治疗抗肿瘤治疗其他相应治疗(一)基础疾病治疗DIC分期的判定DIC分期分层治疗近年来,有人对肝素等抗凝治疗DIC是否有效提出了怀疑。Carrigen等认为肝素治疗并不能终止DIC病理过程,降低死亡率,反而有加重出血的可能。Mant等47例分析亦认为肝素治疗并不能降低DIC死亡率。同济医大血研所抗凝组有效率71.6%非抗凝组有效率41.5%肝素治疗适应症肝素治疗的原则由标准肝素裂解或分离出的低分子碎片,分子量在3000~6000道尔顿之间优点:(1)抗因子Ⅹa作用更强,其抗因子Ⅹa与抗凝血酶活性之比例为4:1,而标准肝素为1:1(2)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3)用量较小,对AT-Ⅲ的依赖性较低,且不诱发AT-Ⅲ水平下降,此点在DIC治疗中特别重要。(4)皮下注射吸收率高达90%,(标准肝素<50%),抗因子Ⅹa作用可持续24H(标准肝素0.68H),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满足抗凝治疗需要,用药方便。(5)促内皮细胞释放t-PA作用强,促纤溶活性高于标准肝素,此对早、中期DIC治疗有利。(6)诱发HITT者较标准肝素少。(7)与鱼精蛋白结合速度较快,且结合后仍保持其抗因子Ⅹa之活性。(8)尚未见引起骨质疏松之报道。低分子肝素、标准肝素治疗DIC疗效与副反应比较组别有效率(%)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低分子肝素组74.63.54.7N=38标准肝素组66.211.810.6N=36肝素治疗疗效判断有效指标其他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原则:替代治疗应在充分抗凝治疗基础上进行新鲜血浆:是DIC患者较理想的凝血因子的补充制剂,还有助于纠正休克和微循环血小板:PLT低于20×109/L或疑重要脏器出血时补充,维持PLT计数大于30-50×109/L适用于:(1)DIC基础疾病,诱因已控制或去除(2)有明显纤溶亢进,临床及实验证据(3)DIC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六)其他治疗手段及进展增强纤溶BernardGR,VincentAL,LaterrePF,etal.Efficacyandsafetyofrecombinanthumanacti-vatedproteinCforseveresepsis.NEnglJMed2001;344:699-709.BernardGR,VincentAL,LaterrePF,etal.Efficacyandsafetyofrecombinanthumanacti-vatedp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