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的反思.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教学的反思.doc

高三教学的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物理教学的反思陈艳今年是课改的第三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通过分析近年北京高考试题,明显感受到命题者们大胆探索,改变常规的命题思路。北京的物理考题通过变换对象条件、环境条件、变换设问角度等,向学生呈现新情景、新信息、新问题,要求学生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探究意识,能用发现的眼光对题目的物理事实和条件进行审视,并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推断,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迁移和变通等思维要素以及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意识。在这样的命题背景下,大量的“题海战术”,过分信赖“熟能生巧”将难以奏效。我也曾经试过“题海战术”“反复练习”的方式,操作的结果发现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短期收效明显的方式,对付一些低难度、传统题型,尤其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确实有点效果,但是长期来说,新课改中的题目日新月异,这种方式很难保证学生面对新的背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因而最终并不可取。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高三物理复习如何跳出“题海”之苦,探寻鲜活有效的复习新思路是当务之急,下面我就这一年的复习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一、扣准目标,让复习过程始终心中有纲高三总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阶段到底要干什么、能干成什么?从总体目标上讲,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在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帮助学生建构完备的“知识系统”;二是按照高考考纲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考纲要求的能力。但总目标的达成是分段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目标逐步实现,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高三复习按三段式推进,各阶段目标如下规划: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网络。以本章节为主,把相关知识点串联形成立体知识网络结构,练习以“短、平、快”单元综合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第一轮时间要长,进度要慢,三月初结束。第二阶段:专题突破,统观全局。打破章节界线,通过核心板块力与运动、冲量与动量、功与能等为主线,构建以思路主、方法、能力层面的新的智能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间大约一个半月。第三阶段:查缺补漏,实战演练。一方面回归教材,温习“错题”,弥补盲点(关于错题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好做过测试卷,不另行建立错题本,这样能节约时间)。另一方面模拟高考,实战演练,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应试技巧训练。二、把握方向,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从2010、2011年北京高考试题的分析中,体会到课改后高考命题确实体现了“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的命题思路,复习内容的取舍和复习目标的制定上都要关注这一命题特点。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哪些是“不为”,哪些是“该为”,可能确实是需要好好思考的。我的理解是,“不为”是高三的复习不是高一高二知识的简单再现,不是单纯的重点知识反复,再用“题海”加以无限次的巩固,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去琢磨物理核心概念、规律的本意,深刻领会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对具体问题尤其是社会生活、现代科技、重大事件为背景的“情景性问题”的分析讨论,深刻地理解知识,感悟方法,养成学习探究意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能用研究的眼光、发散性思维对现存的问题的再创造、再构建、再琢磨,以提高学生基本的物理科学素养、独立思考习惯和学科基本能力为复习的侧重点。比如我们在万有引力的复习中,以卫星的发射、回收、定轨与变轨运行等实际问题为基本线索,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知识和动量能量关系等为“问题解决工具”,采取低起点,逐步拓展延伸,在情景的变换或设问角度的转变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通过问题的解决,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式,并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如我们在复习原子物理章节时,本章节内容比较杂乱,知识点比较散,我们采取的方式就是以各阶段出现的人物为主线,从人物下手,以每个人物的发现和他们的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各是什么,梳理出原子物理的发展史,解决本章高考考点。把握住复习的方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复习物理实验的时候,考试说明上有19个学生实验,这么多数量的实验,如果每个都从头至尾的讲实验操作、原理和数据分析,恐怕花费时间长,而且效果不见得好。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准北京高考实验的方向和特点。第一大特点:从北京卷单独命题以来,从未考过重复实验。第二大特点:北京卷在实验上不为难学生,不会有拓展和过多延伸。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在复习实验的时候,把实验首先分成了考过的和未考过的,把未考过的实验列为高危实验,最后把这些高危实验分类为验证型,探究性和测量型实验。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梳理,极大的降低了实验的难度,让学生不再害怕实验。三、统筹协调,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在复习教学的方式上,改变那种“知识罗列+例题讲解+模仿套用”的单一复习模式,尽可能抓住典型物理模型,把知识融入多变的情景,用“问题”串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