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攻略.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攻略.doc

2012-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攻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2-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攻略俗话说,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公考。通过行测的分数线是通过笔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真正能在千军万马中取胜的是在申论中脱颖而出。从申论的分布也是如此,行测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快速达到一个瓶颈分数,这个瓶颈分数可能有些人是70分,有些人可能是75分,有些人是65分,只要你认真复习了,要想突破及格线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申论,这几年平均分一般稳定在30分到35分,也就是说,一般人只能拿到总分的30%到35%,个人突破的空间非常大,能不能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申论就变得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申论试卷和考试作答情况,特为大家总结如下国考申论备考攻略:一、智慧筛选考试主题,引领平时热点复习筛选考试主题主要是通过筛选近5年甚至10年的考试主题,找到一个大概的主题考察领域或者范围的趋势。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当中,是经济考察的多点还是社会文化类多点?是侧重于宏大主题还是侧重于微观的主题?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国考没有考过什么,为自己的百宝囊里添上几种奇门兵器,以防挂一漏万。例如行政决策、政治文明建设类问题,虽然不一定要重点关注,对重大的政策动向和基本原理也应有所了解。接下来根据自己对考试主题的认识,对当年的社会热点进行一个大概的筛选,如果平时有相应的时政储备或者相对关注社会时政,恭喜你,可以弄出自己的一套时政热点,进行有针对的复习,如果自己没有相应的储备,这是可以购买或者网上浏览相应机构推出的时政专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去看,取精华,去糟粕,保证能够吸收自己以前所不了解的,掌握曾经一知半解的,记住个人认为有用的。通过广泛阅读复习,打厚、加宽知识储备的基本面,增强对社会问题认识的宽度、厚度和深度。附:中公申论热点学习频道网址:HYPERLINK"http://slyj.offcn.com/slpg/index.php?s=/Shenlun/study"http://slyj.offcn.com/slpg/index.php?s=/Shenlun/study二、充分把握文章写作要求提高国考文章的写作质量中公教育专家纵观这几年的申论文章,虽然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变化,或是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或者2012年出现的有点话题性质的作文,但是从文章写作的脉络来说,基本大同小异,只要把握了基本写作要求,就能为文章注入新的质感与活力,提高文章质量,从而在众多文章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来。1.中心论点明确——中心论点明确一方面要求大家中心论点要符合题目要求的论点,不能偏题或者跑题。另一方面,要求大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从标题和整个论述当中,能看到观点,并且只有一个。比如,2012年地市以下的,就“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其实是说,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要时刻注意公共安全。如果只就自然灾害或认为灾害来谈,属于偏题;如果谈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则属于跑题;如果意识到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意公共安全,但是在具体论述中,一会儿谈经济发展,一会儿谈安全,则属于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考生作答思路应当旗帜鲜明,坚持一条主线,阐发一个主题。2.有思想高度——这条可能看起来有点虚,但是这正是大家犯错误比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习惯了看新闻、论坛或者微博等,更多是批评政府的角度或者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局限于一己之私,不能用全局的观念,政府的角度领导的眼光看问题、想事情、做谋划。比如,2012年要求就农妇刘女士和老太太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只站在如何学习他们这种精神或者一味批判当前老人不敢扶等各种社会乱像的角度,显然高度和站位都不够。应该从出现这种感人故事的深刻社会背景,站在国家的发展的角度分析,即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经济文明这条腿长,道德建设这条腿短,急需我们在全社会深入开展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从而提出比较深刻和高远的观点。3.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这实质是对文章的论据使用、材料运用提出要求,考生一个常见毛病就是要么大段大段摘抄给定材料,要么完全不用材料,自己说一堆大白话。大段摘抄材料属于完全“拘泥于材料”,完全不用材料属于不联系“给定材料”,违背了申论文章写作“参考给定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的要求”。一般来说,要使内容充实有说服力,一方面需要对给定材料的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对材料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上下文的意思,衔接流畅,另一方面,也要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体现出论据的鲜活和生动。如果有条件,在关键位置再加上一两句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