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何为(héwéi)“新时期”?戏剧(xìjù)思潮与运动关于戏剧(xìjù)观的大讨论:黄佐临1962年在广州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曾有这样的讲话:《漫谈“戏剧(xìjù)观”》,从“戏剧(xìjù)观”的角度,提出了戏剧(xìjù)模式单一化的危害问题,对冲破僵化单一的戏剧(xìjù)创作局面有启迪意义,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从1981年到1986年,发生全国性的“戏剧(xìjù)观”的大讨论。“戏剧观”的内涵:1、一种观点从总体上认识戏剧,认为“戏剧观是戏剧家对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总体看法,包括戏剧家的哲学、美学思想,对戏剧社会功能(gōngnéng)的认识,所恪守的艺术方法、原则的呢个许多复杂内容”;2、另一种观点则抓住戏剧艺术表现的手法来看问题,认为:“一百年来的戏剧发展史证明,戏剧家正是在对舞台和舞台真实的看法上,表明自己的戏剧观的基本倾向;戏剧观的转变与发展,也集中表现在对舞台和舞台真实的观念的转变上。——戏剧观主要表现在对舞台假定性的看法如何”前者着重从戏剧本质、戏剧与现实、戏剧思维、戏剧与观众等方面去探讨戏剧的规律;后者主要围绕“舞台假定性”展开论述。具体问题有:“第四堵墙”的留存问题;传统(现实主义)与反传统(非现实主义);“写实”与“写意”、“幻觉”与“非幻觉”等。应有的态度:中国话剧突破“易卜生-斯坦尼”式的独尊是有必要的,但无需走极端,以现代主义和写意、非幻觉去否定现实主义和写实、幻觉的存在价值,它们各有千秋,不必厚此薄彼。徐晓钟——“舞台上的演出应该有写意的、反幻觉主义的、假定性原则的,也因该有写实主义(xiěshízhǔyì)的、幻觉主义的和逼真性原则的,也会有这些原则的种种结合和变种”对“戏剧观”大讨论的评价:1、大多数戏剧家都认识到拓展戏剧观的重要性,因而论争本身也使得戏剧观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非此即彼走向互相(hùxiāng)补充,以繁荣戏剧为目标去拓展、丰富戏剧观念;2、一方面对新时期戏剧的艺术形式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实验与创新;3、另一方面,忽视了戏剧危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戏剧创作的“假、干、浅”,而对戏剧与现实、戏剧的人学定位、戏剧的现代意识与启蒙理性等问题注重不够。政治(zhèngzhì)批判剧、问题剧《于无声处(yúwúshēnꞬchǔ)》《曙光》,白桦《权与法》,作者邢益勋《未来在召唤》,赵梓雄《救救她》,赵国庆《灰色王国(wángguó)的黎明》,中杰英《报春花》,崔德志《枫叶红了的时候》,白桦《陈毅出山》,丁一三特色:1、敢于积极地干预生活,思考复杂的现实,敏锐大胆地揭示出社会问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敢于说真话,表现出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胆识和勇气(yǒngqì);2、大胆突破“禁区”,对观念、题材、思想、手法等方面的左倾教条进行有力的反拨;3、努力复归现实主义传统,写真实,尊重戏剧自身的艺术规律;4、不足:有的剧作离开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而直露的发表见解,问题和事件较多而艺术的典型化不够,不同程度影响了戏剧的审美创造。京味风格(fēnggé)话剧苏叔阳,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当过教师、工人,1978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79年,当那些(nàxiē)艺术上还显得粗糙的问题剧受到批评时,苏叔阳提出戏剧“要提高艺术质量”,要学习前辈戏剧家的艺术创造,特别推崇老舍,自觉地追求老舍戏剧所创造的那种“京味”。主要作品:《丹心谱》、《左邻右舍》、《家庭大事》等《左邻右舍》:创作于1980年,同年于北京人艺首演。该剧有意识的向老舍学习,带有浓郁的京味风格。写的是北京一个居民大院里的故事。选取1976年至1978年的三个国庆节,通过大院里几乎人家的日常生活和邻里关系的描写,揭示出中国社会在恶梦初醒(èmènɡchūxǐnɡ)后生活的曲折艰难。剧作截取生活横断面,以风俗画般的剧情结构展现生活的真实,两种思想和势力的交锋是在邻里街坊的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并突出体现在李振民、洪人杰等形象的描写中。李龙云:1970年代初在北大荒插队时开始写戏,1978年以“天安门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四幕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被南京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戏剧家陈白尘学习戏剧创作,1981年以五幕话剧《小井胡同》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任北京人艺编剧。相继(xiāngjì)创作了《这里不远是圆明园》、《塞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正红旗下》等作品。《小井胡同》:被看作是《茶馆》的续篇,通过描写北京南城小井胡同几户人家从旧中国崩溃前夕到1980年夏这30多年的生活变迁,深刻地表现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下层人们的思想性格与内心情感。“在‘小人物’身上写出人的伟大,在‘市井细民’身上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