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doc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摘要】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应对地理环境、公路等级和地形地貌等诸多情况综合考虑,最终保证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本文从排水的目的与要求、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设计原则、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A一、排水的目的与要求对道路进行排水工程,主要是降低路基路面的湿度,使其保持在干燥的状态,维持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水源的不同,排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针对于来自地表水的水源,可以在路面上采取一定的排水设施。在路面上设置排水通道和路界,以保证淤积在路面的地表水可以畅通的流出路面,并且防止路界外的地表水涌入到路面上,减少对路面的浸泡时间,防止发生沉陷,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在路面排水系统中,还会分为路面的表面排水,中央的分隔带排水以及坡面排水三个部分。针对于来自地下水的水源,对路基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翻浆等现象,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路基排水工作,保证路基的含水量在限定的范围内,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防止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到地基中。所以说根据施工地址条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二、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设计原则公路路基路面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排水设计,才能够更好的起到快速和有效排水的目的。(1)做好实地调查。对某一路段进行排水设计前,设计人员首先要进行实地考察,对路面设施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了解,且还需要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做好地下水和地面水排水工作的相互有效结合[1]。(2)因地制宜。每个路段的排水设计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隐形,充分利用路面的天然地形,就地疏散、就近分流方式避免水流过度集中。(3)系统独立。排水设施要和周围的农田水利等相互独立相互配合,避免出现互相干扰现象,确保在水量丰富其排水量过大造成危害农田和水利现象出现。(4)营造和谐环境。在进行排水功能设计的同时应该努力将排水设施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从而起到节约土地资源和创建和谐环境的目的[2]。三、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概述3.1路基地表排水设计(1)边沟。边沟用以将路基范围内少量地面水汇集并排除,一般为梯形、矩形和三角形等多种断面形式,常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或设置于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且排水量较小,设计过程中一般不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边沟出水口间距应结合环境及地理位置差异而不同,若出水口排水困难则应进行特殊设计,其纵向坡度应与公路纵坡坡度一致;边沟水体进入寒冬或跨越通道则应在沿线设置涵洞,对需要排入排涵的边沟则应控制其边沟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标高[3]。(2)截水沟。设置截水沟主要是对路基上方地表径流进行截引,以防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被冲刷和侵蚀,同时可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一般截水沟宽200~500mm,若宽度超过500mm则应在截水沟中间增设泄水口,截水沟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沟底宽度不宜小于0.5m,沟底纵坡设计应不低于0.5%,若当地地质或土质条件较差可能会发生渗漏或变形则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排水。(3)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应远离路基,其距离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其连续长度宜短不宜长,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纵坡在0.5%~1%范围内。(4)跌水与急流槽。该种排水方式适用于陡坡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其构造适用于水位落差较大需要消能的地段,其可分为单机和用于较长的陡坡地段为减缓水流速度的多级两种,沟底分为等宽和变宽多种类型,急流槽则多用于山区公路路基排水及沟渠排水,多用于高路基边坡,其主要通过路堤边坡上的急流槽或集流管将拦水带部位泄水口的水进行汇集并集中排放[4]。3.2路基地下排水设计(1)暗沟。主要用于对泉水和地下集中水流进行排除,该种设施不具备渗水和汇水功能,其横断面常为矩形,沟底和沟壁则多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砌筑,设计时应保证其盖板顶上部填土厚度超过0.5m,暗沟沟底纵坡一般不应小于1%,如遇特殊情况也不应低于0.5%,其出水口部位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水位0.2m以上。(2)渗沟及渗井。其主要功能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常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小的地段,该种方式存在容易淤塞的缺点,洞式及管式渗沟则多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且引水段相对较长的地段,但一旦条件允许则应优先采用该种方式。3.3路面表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应充分利用路线或匝道纵坡、路拱横坡或超高来将表面水排出,其纵坡坡度应不低于3‰,若路面存在中央分隔带则应充分利用分隔带,对未设置分隔带的匝道其有无超高排水采取相同方式;对无超高路段则可通过路面横坡将路面表面水体向路基两侧横向排流,路堑段则可将路面水汇至边沟,路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