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激增何来.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外汇占款激增何来.doc

外汇占款激增何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外汇占款激增何来外汇占款激增何来6836.59亿元!2013年1月新增外汇占款数据创单月历史新高!尽管已有预期,但是央行3月5日公布的数据还是引发了各方关注。1月新增外汇占款源自何处?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能否维持?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情况会是怎样?这一系列问题,伴随外汇占款而生,影响着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投资者对汇率以及国内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关切不难理解。作为过去十年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一直被投资者作为判断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指标。3月6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占款不是一个平稳的数据,导致其出现变动的原因非常多。需要将外汇占款变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观察期放长,不能仅凭一个月数据就下结论。周小川表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的资产摆布都会对外汇占款产生影响。即便如此,嗅觉敏锐的市场参与者还是从一些公开数据中找到了分析问题的蛛丝马迹。“丢失的美元”央行2012年12月14日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2012年11月新增外汇占款负增长736亿元人民币(约合118亿美元)。这个数字让对外汇占款有多年研究的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颇为不解。谢亚轩在随后写就的《11月新增外汇占款的奇幻漂流》研报中指出,736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负增长表明企业和个人在11月从整个银行体系购入了736亿元人民币的等值外汇,且未存入外汇账户。然而这个事实却与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回升、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连续“涨停”、2012年11月央行资金净回笼的操作相矛盾。后来外管局公布的2012年1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再次加深了这种质疑。外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185亿美元,而11月新增外汇占款却下降736亿元人民币。谢亚轩认为,这两个数据矛盾,一正一反有超过300亿美元(118亿美元+185亿美元)的外汇“丢失”。事实上,央行每月公布的“新增外汇占款”和外管局公布的“结售汇差额”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企业和个人从银行买外汇,在外汇层面统计为“结售汇”,其差额是结售汇顺差(或逆差),而在人民币层面的统计就应该归为“新增外汇占款”,从历史上看,二者呈高度正相关。通常来说,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都低于同期的新增外汇占款规模。2007年至2012年上半年,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较当月新增外汇占款平均少近40亿美元。然而,2012年11月、12月的数据却打破了这种规律。上述两个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显著高于同期的外汇占款数据,差额分别为303亿美元和327亿美元,合计约为3925亿元人民币。谢亚轩将这些外汇称为“丢失的美元”。于是,对1月外汇占款激增的一个可能解释出现,即6836.59亿元中有4000亿元左右是去年11月、12月“丢失的美元”在账面上的回补。这意味着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虚增”的成分较大。这种判断得到了来自市场参与者的证实。《财经》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1月外汇占款的激增的确与央行的操作有关,“只是几个结售汇账户发生的临时性交易”,但由于事涉保密,知情人士不愿多说。问题随之而来,假设这种操作真的存在,央行或者商业银行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从公开数据入手,谢亚轩给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央行购汇用来进行注资,建立“中投第二”或平准基金;二是商业银行通过购汇来增持结售汇综合头寸;三是商业银行购汇用于缴存款准备金或进行海外投资。如果谢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些重大事项都可能在未来合适的时间被予以公布。2012年11月和12月的这种“异常”又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中得到了某种“解释”。数据显示,央行资产中的“其他资产”项,在2012年12月增加了3243亿元,这恰好与“丢失的美元”(约等值4000亿元)在数额上相差不大,而以往“其他资产”变化并不明显。所以,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是,“丢失的美元”,在2012年12月部分体现在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项下,而并非出现在“外汇占款”中。另外,外管局3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银行自身结汇66亿美元、售汇612亿美元、结售汇逆差546亿美元,这表明有金融机构在当月大规模进行购汇。对此,一位监管机构权威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购汇是相关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需求所进行的,不方便评论相关可能的交易。2013年1月外汇占款的增加还与结汇的“钟摆效应”有关,所谓“钟摆效应”是指国内企业根据境内外利差、汇差等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务运行。这种财务行为主要是基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客观上加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顺周期波动,表现为围绕贸易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上下波动的钟摆效应。2012年9月-12月,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由前期的顺逆差交替转变为持续顺差,外管局曾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