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章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doc

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一节民事纠纷概述一、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点民事纠纷,又称民事冲突、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或民事责任为内容的法律纠纷。民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1、纠纷的主体地位平等。行政机关的侵权行政行为与行政机关作为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在受案时的区别。案例:某一天,王某驾驶摩托车去上班,途中市交警大队干警杨某要求检查王某的驾驶证,王某称放在家里,后王某的摩托车被交警大队扣押。回家后,1王某找不到驾驶证,没有驾驶证拿不回摩托车,王某对市交警大队的做法不满,认为市交警大队无权扣押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于是向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区法院民庭不会受理该案件。案例:宜昌市宏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诉兴山县技术监督局侵犯名誉权案2、纠纷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或者民事责任的争议。3、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即纠纷主体依法拥有对发生纠纷的民事权益的处分权,这主要针对有关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有关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多不具有可处分性。土地侵权诉讼与土地使用权确权诉2讼解决主体的不同。案例:杜甲和杜乙土地使用权权属纠纷。二、我国当前民事纠纷的分类与现状(一)分类1.根据纠纷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即纠纷的性质分类。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2.根据纠纷发生的地域分类。如农村纠纷、城市纠纷等。3.根据纠纷主体之间关系所作的分类。如熟人社会的纠纷、陌生人社会的纠纷等。4.常规性纠纷和非常规性纠纷;传3统型纠纷与现代型纠纷。5.根据民事纠纷的内容,可将其分为:有关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和有关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事实上,这两种纠纷往往是交相并存的:二者的发生往往互为前提,有些民事权利如坛腥ā⒐?东权等兼有财产和人身的性质,由此而发生的民事纠纷则兼有财产和人身的性质。(二)现状1、民事纠纷日趋官司化2、群体性民事纠纷突出3、纠纷类型复杂多样4、纠纷解决的对抗性及难度相对较大4三、形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1、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和矛盾,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纠纷。2、社会发展与弱势人群的矛盾增多。3、公权力过于膨胀,对公权力制约不足,对私权利保护不力,政府和司法机关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作为导致纠纷的发生。4、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不十分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还有待加强,司法的终极性和权威性没有得到维护,使纠纷解决不彻底,以至造成恶性循环。5四、民事纠纷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民事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往往是导致暴力、恶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拥有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使得诸多矛盾得以“协和”、“和解”的社会。目前中国的社会由于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司法不公,劳动纠纷等矛盾仍然大量存在。妥善化解矛盾,建立行之有效的纠6纷解决机制成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第二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述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其合理性基础在于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保护民事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有序状态。我国学者将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种类划分为:自力救济(纠纷主体的合意)社会救济(基于纠纷主体的合意,请求第三者协助或主持纠纷解决)公力救济(利用公权力解决纠纷)。一、自力救济7自力救济俗称“私了”,是指纠纷主体依自己力量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权益。它是一种私力救济。其典型方式是和解。“和解”,是指纠纷双方以平等协商、相互妥协的方式和平解决纠纷。由于和解是纠纷主体自行解决纠纷,所以因和解而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其性质相当于契约,对于纠纷双方具有契约上的约束力。与调解、仲裁和诉讼相比,和解的主要特性有:1、具有最高的自治性。2、非严格的规范性。二、社会救济8社会救济是以社会力量来解决纠纷的机制。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等,是基于纠纷主体的合意,并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调解和仲裁的共同特点是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和结果,都蕴含着纠纷主体的合意,并且第三者的沟通、说服、协调是达成最终合意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与自决、和解相比,调解,尤其是仲裁,内含着较多的规范因素。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规范促进引导着调解和仲裁的进行,另一方面社会规范的内容通过纠纷主体的认同而融入纠纷解决结果之中。9(一)调解调解,是指第三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包括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讲道理,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调解的特性:第三者的中立性;纠纷主体的合意性;非严格的规范性(并非严格依据程序法和实体法进行)。调解的形式多样,有人民调解、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调解和行政调解等。调解的灵活性和调解员对引起纠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