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地理教材若干对比思考.docx
上传人:An****70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旧地理教材若干对比思考.docx

新旧地理教材若干对比思考.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校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两年了,在实践过程中,有收获,有困难:特别是新课程教材变化大,我校开设必修模块(一)(二)(三)、选修模块(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和模块(六)《环境保护》课程,课时紧、内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与过去教学大纲的细化规定相比,新课程标准相对粗略,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该如何把握教材、利用教材?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新旧地理教材进行对比,是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否则,在教学中或编制练习中出现新旧知识不分的局面。一、指导思想对比编写地理教材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或者主线,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内容,具有时代特征,不乏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章节并没把人地关系放在适当位置,或者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却并不清晰和突出。新教材继承了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核心课题。新教材还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主题。按照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它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发展认识上与实践上的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作为迈向21世纪的高中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课责无旁贷。新教材以突出和深化人地关系为原则来选取内容,形成了一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发展的主线,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有机渗透。二、总体框架对比地理教材都有根据指导思想制定的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如何,直接关系到指导思想在教材中的落实。旧教材新教材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三方面目标的整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特征关注学生单方向发展的目标定位,统一教材,统一考试,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单向的信息传递……——确定性特征明显教学目标和结果的多元取向,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个别化教学和教学对象的流动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上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评价标准的弹性化和多元化,多向的信息传递……——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三、课文内容对比地理教材的主体是课文,它以文字叙述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旧教材课文内容多偏重于地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有大量的预备性知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新教材课文内容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对于需用的相关学科知识,新教材只是拿来结论,如地转偏向力,只讲现象,不讲成因;对于与其他学科重叠部分,新教材便毫不吝惜删掉,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新教材还保留和发扬了现行教材中所有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如地球的运动,并加强了对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如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就分别从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两方面加以说明,这样,新教材负担便大大减轻,并有余力去强化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规律,从而突出地理性。1.必修模块(一)中各章中删减和扩充的内容:第一章《行星地球》主要删减内容: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月相、五带划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删减内容: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布、全球热量平衡、气候形成因子和类型、大气环境保护、气候资源。扩充内容:全球气候变化。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主要删减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形式、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权益。扩充内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删减内容:组成岩石的矿物、岩石及其成因、地震、地壳的变动、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地垒、地堑不要求)扩充内容: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删减内容:生物、土壤、陆地资源。扩充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新教材必修模块如必修模块(二)中“人类的生产活动”这一单元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采取剖析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到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从而显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删减以下内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电子通信、商业贸易等。新教材还侧重反映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新成果,如必修模块(二)中用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