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训管理制度(精品多篇)【概述】培训管理制度(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章培训评估管理篇一第九条培训评估的主要内容一、培训收益评估:评估培训目的的实现情况,调查受训员工学得怎样。二、培训效果评估:评估内部培训责任人和外聘培训讲师的培训能力与水平,调查培训责任人、外聘培训讲师教得怎样。三、培训组织评估,评估培训内容课题是否适合公司发展要求,是否受员工的欢迎,调查培训组织责任者培训计划安排做得怎样。第十条培训评估方法一、评估方式有闭卷考试、课堂作业、现场提问、评估表等方式进行,通过培训评估表的方法是本公司培训评估的主要常用办法,是通过员工填写集培训收益评估、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组织评估于一卷的《培训评估表》来进行评估的。二、考试考核主要用于评估培训的收益。第十一条培训评估的实施一、每次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结束后都必须进行培训评估。二、培训评估,应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不同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1、培训收益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⑴培训内容为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专业理论知识等的培训评估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在培训课程讲课结束后,即时进行,由培训组织责任人实施。⑵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培训评估可以采用做课堂作业,在培训课程讲课结束后即时进行,由培训讲师出题,培训组织责任人制发试卷,组织实施;也可以由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撰写培训小结。⑶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为目的的培训,培训评估可以采用现场提问,现场操作的方法,在培训计划中作出评估安排。⑷。培训效果评估,可以采用由学员填写培训评估表的方法,在每次培训课程讲课结束后即时进行,由培训组织责任人实施。⑸培训组织评估,可以采用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可与培训效果同时进行。三、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将在培训部门完成培训后三天内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评估完成后由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门备案。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篇二1、凡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公司、厂、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2、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除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外,还必须取得本企业的安全作业证。3、每月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4、结合公司和岗位的特点,大力开展班组健康、安全、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5、及时组织学习安全警示和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6、关注员工生活交通安全,根据地域和时令特点进行有侧重提示,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7、定期组织学习公司安全、消防、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桌面推演计划,每月进行一次桌面推演,班组员工进行参演。8、定期组织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佩戴演练,开展班组员工间演练竞赛。9、组织班组员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活动。10、每年签订班组员工安全承诺书,督促班组员工严格执行安全承诺。11、严格按照公司票证制度相关规定,根据权属签署工作票。签署前现场隔离确认、工作过程监督监护、工作结束设备及作业面清理、完工后验收签字、作业票归档环节无缺失12、安全宣传知识和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公司规章制度,机床吊车起重等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能,事故经验教训等。13、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新入班组员工必须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工作,岗前安全教育未能通过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14、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证(部分人员在申请上岗证)15、坚持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班组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可采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各种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流、板报、标语、简报等,结合公司生产、施工任务开展安全生产经常性教育。16、班组长在安排交待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交待安全,交待任务范围内所涉及的安全工作注意事项。17、安排工作的同时要交待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和遵守的规定。内容由班组长口头宣讲、书面交待,所有参加人员必须签字且不得代签字。18、班组长随时检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采取措施,把不安全的隐患消失在事故发生之前。19、班组每天晨会必讲安全。20、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21、安全教育培训实行签到制,无故不参加安全培训的人员按旷工处理。培训管理制度篇三一、完善培训机制1、成立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抓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管理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分工。2、建立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自学制度、考核评估细则。3、明确培训内容,进行新课程理念培训、学科实践培训、自学提高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二、培训人员管理1、校领导每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