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建筑给水工程1.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一章+建筑给水工程1.ppt

第十一章+建筑给水工程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给水工程建筑给水系统的任务,是根据各类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将水由城市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输送到装置在建筑上的各种配水龙头、生产机组和消防设备等各种用水。第一节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根据用途)1、生活给水系统2、生产给水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水管(进户管)2、水表接点(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3、管道系统(水平干管、立管、横支管)4、给水附件(包括:控制、配水)5、升、贮压设备(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设备、水池)6、室内消防设备(消火栓和自动喷洒消防设备)第二节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一、利用外网水压直接给水方式1、室外管网直接给水方式室外管网的水压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室内管网的最不利点所需的水压,并能保证管网昼夜所需的流量。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外网水压大部分时间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期不能保证建筑物的上层用水量。二、设有增压与贮水设备的给水方式1、设水泵给水条件:外网水压经常性不能满足室内水压需要。a、用水均匀时用恒定水泵b、用水不均匀时用变速水泵2、水箱水泵联合给水方式外网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且室内用水量很不均匀,室内管网允许直接抽水。水泵:给水加压,控制水位,上行下给水箱:流量储存和调节3、设置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条件:建筑的用水可靠性要求高,室外管网水量、水压经常不足,不允许直接从外网抽水或外网不能保证建筑的高峰用水,且要求贮备一定容积的消防水量。4、设气压给水装置的给水方式条件: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5、设变频调速给水装置的给水方式条件:6、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不足,建筑内用水量较大且不均匀,要求可靠性较高,水压恒定;建筑物顶部不宜设高位水箱时。三、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在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中,为有效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常将建筑物给水系统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分区原则: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店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2、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置尖牙或调压设施。类型:1、并联分区加压给水方式2、串联分区加压给水方式3、减压给水方式四、分质给水方式五、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管路图式(1)下行上给式(2)上行下给式(3)中分式第三节管道的布置和敷设(4)特殊情况——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多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穿枝状双向供水。2、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布置(主立管、横干管、支管)主立管与横干管相连接处做防震、减噪措施;支管、横支管位置应:(1)布置为枝状,单向供水(2)长度最短,走直线(墙梁平行布置)(3)立管用水量最大处(4)埋地管避免重压(5)工厂内给水管不能影响生产(6)给水管不要穿过烟道、气道、橱窗、大小便槽(7)尽量不要通过结构缝,必须通过的要用相应的技术措施(8)管道坡度:0.002~0.005上下,间距至少15mm三、给水管道的敷设1、敷设方式(1)明装(室内管道明露布置的方法)优点:造价低,安装维护方便;缺点:积灰,夏季冷凝水(2)暗装(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由建筑装饰所隐蔽的敷设方法)优点:室内整洁、美观缺点:施工复杂,维护管理不便,工程造价高。给水管暗装时:横管:敷设在地下室、设备层、管沟及顶棚内。立管:敷设在公用的管道井内;竖向管槽内,支管在墙槽内。在管道上的阀门处应留有检修井,并保证维修方便。管沟应设置更换管道的出入口装置。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时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热水管下面。给水管不得与易燃、可燃、有害液、气体管道同沟。给水管埋地敷设时室内管道覆土深一般不小于0.3m,地下室的地面下不得埋设给水管道,应设专门的管沟。室外埋地管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在冰冻线以下0.2m。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应避开可能重物压坏处。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净距分别为0.5m和0.15m。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泻水装置。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阀门井。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墙板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墙壁时,应加设防水套管。管道穿墙或楼板时,应预留孔洞;给水管不得穿过配电间。避免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橡胶管、波纹管、补偿器等。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管顶净空一般不小于0.1m(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引入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