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于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M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基于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课件.ppt

医学基于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地理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2、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3、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外语特色——强化校本的外语课程体艺特色——强化体育或艺术课程绿色学校——强环保类课程和活动科技创新——强化创新动手实践课程学科特色:竞赛学科——竞赛辅导课程地理学科——增强校本课程(如在校园地理、社会调查、野外基地的课程建设)如何促进教师的转型?传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如何提升课程的能力?执行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纵向的精深——横向的拓展校长的号召与期望外部学校的管理与要求被动课改的需要与深化教师对开发课程的价值观的认同内部教师自身价值和学术水平的体现主动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服务一、按照时间1、长课程(一学期为宜,一周一节)2、短课程(一学期两门,每门7-8节)3、微课程(1-2节课,讲座报告性质)二、按照属性1、知识拓展型(部分具有为考试服务的性质)2、课题研究型(具有素质教育属性)3、校外实践型(具有素质教育属性)三、特点:课时不多、周期不长系统性弱、生成性强社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就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体现出完整的学科体系。▲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着眼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注重课程与社会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和众多社会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重视体验和探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点不宜面特别要注意避免学术性过强、学科体系过于完整。要注意弱化“知识与技能”,强化“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某些知识领域的兴趣,形成学校课程的选题。(2)通过课后与学生的接触交流,发现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或科技领域有探究的欲望,转化为学校课程的选题。(3)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学校课程的需求,从而形成学校课程的课题。既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开发校本课程也要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相关的知识课程纲要是校本课程的雏形课程纲要(五个要点,1500字)(1)课程背景(需求分析)(2)课程目标(三维目标)(3)课程内容(课序式、章节式、专题式)(4)教学设计(方法与手段)(5)评价方案(自评互评、过程与态度评价等)1.课程背景(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该课程首先希望学生树立地球公民应具有的现代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和环境行为准则,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责任感,树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心,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全球合作发展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课程促使学生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重视实践,关心和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的发展。(4)促使学校德育的实效化该课程同时也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部分,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要把它延伸到隐性课程领域,包括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提高环保道德,提倡学生通过环保社团、环保特色班级和“志愿者服务队”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绿色学校”计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2、课程目标(1)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世界和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懂得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和全人类发展的共同战略。(2)使学生掌握从各种媒体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学科知识、社区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本领。(3)使学生学会综合各科知识研究环境问题的本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综合的教育思想。(4)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道德,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3、课程内容(1)事实部分: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同类问题在国际社会中的表现。(2)观念部分:我国政府以及领导人关于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论述以及各国政要和科学家的相同和不同的见解。(3)课题部分:①从相关学科中引申的研究课题;②从社会和生活中引申的研究课题。(4)案例部分:引用学生课题成果作为案例,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方法。(5)行为部分:指导学生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中具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规范。4、课程评价(1)重视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情感和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有效性。(2)研究能力的评价,包括研究课题的发现、研究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创新。(3)重视行为的评价,包括树立的环保观念是否落实到行为实践中去。1、课程背景当今开发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