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猫巷****正德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教案编辑精选.docx

大班教案_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左右转弯走增强幼儿走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左右概念的认识。2、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4、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活动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两侧标上向左向有两个箭头。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1)队形变化:六路纵队圆形切段分队走。(2)听教师口令做相反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等。2、基本部分。(1)织幼儿认识场地标记的含义,并交代游戏名称。(2)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要点。(3)先有教师带幼儿练习左右转弯走。(4)请一能力强的幼儿领队练习左右转弯走。(5)玩游戏“拍三巴”。3、结束部分。小结活动情况,集体玩“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放松幼儿肢体。教后感:这节课重点让幼儿认识,辨别了方向。知道听指挥才行动。由于是第一次玩,有部分幼儿不是能够听指挥,要多练习。活动反思:1.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听课,明白上课的内容,这样对以后的上课都有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在倍的效果。2.对于新授的“左右转弯走”,最好有教具辅助。比如说,用小黑板或卡片,老师在上面画好具体的走向图,在教学实践前出示给学生看,使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明确的表象,接下来的上课就方便了些。3.选中的排头的'反应能力与方向感必须较好,能较好、较快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掌握老师教的动作。不然的话,排头一错,下面的队伍就更乱了。小百科:转弯,汉语词汇,拼音为zhuǎnwān,释义为拐弯,亦喻曲折隐晦,也作“转湾”。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砖块的数量。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活动准备:1、各种形状的砖块若干。2、遮挡关系复杂的图片四张(见活动材料)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复习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教师出示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让幼儿从中找出所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能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六个面、六条边、六个顶点、立体图形)。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方体”。2、动手操作:搭积木。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等16页,观察页面上的.四个造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搭建页面上的一个造型。第一组:搭建页面左上角的造型。第二组:搭建页面右上角的造型。第三组:搭建页面左下角的造型。第四组:搭建页面右下角的造型。请幼儿在桌面上搭建,四组的桌子依次并排,以便后面的观察和计数。)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实施指导。教师重点观察第三组和第四组幼儿是怎么搭建的,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3、请幼儿依次从各个角度观察,并计数每个造型分别用了几个立方体。幼儿集团回答每个造型用的砖块数量。待幼儿回答完第三组和第四组造型使用砖块的数量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启发幼儿从各个角度观察找出造型看中被遮挡的部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答案呢?(启发幼儿思考验证答案的方法:把造型拆散,数一数它用了几个砖块。)请第一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三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第一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请第二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四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第二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教师小结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和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4、出示遮挡关系较复杂的造型,请幼儿看图数立方体并说出其中被遮挡的部分。完成幼儿书上的练习题。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熟悉旋律,学习小篱笆舞蹈的基本动作。2、通过新的学习,能够跟随老师完成基本动作。3、乐意跟随音乐跳舞。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小篱笆》,热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阳》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吗?舞蹈课。那么在上舞蹈课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热身!"二,播放音乐,做热身运动。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三,钢琴《小篱笆》,让幼儿熟悉音乐。师:"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小朋友一个舞蹈,现在,请小朋友听听这首舞蹈的旋律。"钢琴弹奏《小篱笆》。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音乐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篱笆》。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小篱笆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吗?那么,老师表演一遍小篱笆的舞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钢琴唱小篱笆,为老师伴奏。"四,教师剖析动作,幼儿学习动作。1,教学重点:锻炼幼儿手脚的协调性,幼儿能跟随音乐跳出大部分的舞蹈。2,幼儿回忆动作。师:"老师表演完了,那现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刚刚跳舞用了哪些动作?"请幼儿回答。师:"哦,我刚才做了这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