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册语文一年级教案下册语文苏教版一年级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册语文苏教版一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册语文苏教版一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课题,读题。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1、“夜”夜晚的`天空。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谁能组词?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再来读读这行诗吧。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教师领读诗句。指生读诗句。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四、再读古诗1、生自己练读。2、指生读全诗。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诗歌。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二、指导书写生字。“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三、完成课后题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2、读一读,诗歌《春雨》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四、作业1、书写生字。2、背诵诗歌。下册语文苏教版一年级教案2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板:华山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板:(简笔画)(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艰难情不自禁吟诵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三)精读全文1、第一自然段:出示图一:(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3)师引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2、第二自然段:(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