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竞赛方案竞赛方案篇1各基层工会: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促进校园精神明建设,增进广大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根据校工会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拥抱春天·健身无限”女教职工趣味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主办与承办单位主办:河南大学工会委员会承办:公共体育教研部二、活动时间20xx年月2日(星期四)下午:00三、活动地点明伦校区大礼堂广场、铁塔公园南门前两侧篮球场。四、活动内容个人项目:毽球、跳绳、限时投篮。集体项目:跳长绳。五、参赛对象身体健康,适宜参加相应项目活动的全校在职女工会员均可报名。六、参赛办法个人项目由各单位组织女教职工自愿报名,每人限报两项。集体项目各基层工会限报一队,每队可报领队1名,参赛队员12名(2人摇绳,10人跳绳)。可邀请男教工参赛,12名队员中男性不得超过2人。欢迎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男女不限)参赛,无班子成员参赛者从本队成绩中扣除10个。七、比赛规则1、个人项目跳绳:一分钟内,以所跳个数多者胜出。规定时间内出现失误可重新再跳,计时不停。毽球:用脚(或腿)踢毽球,一分钟内,以所踢个数多者胜出。规定时间内出现失误可重新再踢,计时不停。限时投篮:参赛者在罚球线处投第一个球,然后自己抢球再投(投球地点不限),计时1分钟,以投中多者为胜。以上各项目必须使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跳绳、毽球和篮球。2、集体项目跳长绳比赛分组进行,参赛顺序由各基层工会女工委员抽签决定。每支队伍10名跳绳队员依次跳过长绳,全部跳过一轮后再从另一侧依次跳过。分钟内以所跳总个数多者胜出。规定时间内出现失误可重新再跳,计时不停。八、奖励办法个人项目按各项目实际参赛人数的%、10%、1%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若干,颁发奖品。集体项目根据报名队数设一、二、三等奖若干,颁发证书和奖品。九、报名时间与方式请各单位于2月27日17:0前将报名表(见附)报送至校工会办公室(xx校区行政楼x室)。竞赛方案篇2为全面检验各岗位技能技巧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激励员工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达到不断提高酒店综合服务水平的'目的,现结合酒店经营实际,举行XXXX第X届岗位技术技能竞赛,具体方案如下:一、竞赛原则按照“全员参与、公平竞争”的原则组织本次竞赛。二、组织领导1、大赛设仲裁席,负责竞赛过程中各类争议的仲裁。酒店总经理XXX先生担任总裁判长、副总经理XXX女士、副总经理XXX先生、分别担任副总裁判长。2、根据部门不同设立相应的裁判组,每组设裁判长一名,由相应的部门经理担任。3、比赛设记分监督席,负责监督比赛进程,汇总各项比赛得分及名次。由财务二线人员担任记分员,人事行政部人员担任监督员。4、各部门应当负责的具体事项如下:(1)、工程部主要负责竞赛的灯光照明、音响、话筒、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会场背景音乐等。(2)、销售部主要负责协助其他部门拟演、美工制作证书、横幅及现场拍摄、照相、水牌、红包、参赛卡、裁判卡、名牌。(3)、前厅部负责准备本部门相关竞赛用品。(4)、餐饮部负责宴会厅竞赛场地布置和本部门竞赛用品准备,大赛礼仪人员安排。(5)、客房部负责准备本部门相关竞赛用品。(6)、财务部电脑房负责准备比赛用电脑和各项赛事积分统计总汇。(7)、保安部负责本部门竞赛用品准备及维持赛场秩序。(8)、人事行政部负责此次比赛的奖金申请、证书发放和竞赛组织工作。三、竞赛形式及内容1、本次竞赛采用技能比赛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2、各岗位竞赛内容由各部门提供比赛程序、评分规则、参赛人员名单、裁判员名单等报人事行政部,经酒店领导审批后确定。四、比赛时间及场地安排1、比赛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正式开始2、比赛场地:XXXXXXXXXXXXXXX3、总结颁奖:竞赛总结和颁奖于赛后在XXX举行。4、竞赛场地划分:XXX分设客房铺床、餐饮各项目(包含中西餐摆台、托盘接力、中西厨师雕花、拼盘、刀工);XXX:财务点钞、前台RC单录入、模拟接待、酒店相关知识英语抢答、电脑录入排版;XXX为保安消防比赛场地和电灯安装、鞋架、集气罐制作比赛场地,XXX北门为车队更换轮胎比赛场地。竞赛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奥数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拓展,也是学生基本技能的发展。拓展思维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计算速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初中理科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举办全校奥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二、活动宗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数学学科老师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