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五第2~4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算下面各题15×319×453×861×714×1020×4250×6080×30700×2071×2056×4047×30二、指导练习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3.看谁算的快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五的第2题。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4.教科书的第3题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12×14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5.完成教科书的第4题。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三、课堂总结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2.鼓励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开放探究,得出结论一、教学例1。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就是买3个15盒草莓,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5×3)(3)讨论、交流15×3的口算方法。[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买3筐就是买3个10盒和3个5盒,先算3个10盒是10×3=30(盒),再算3个5盒是5×3=15(盒),最后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加起来,30+15=45(盒)]3.拓展延伸。(1)出示题目:150×3=?(2)思考口算方法,汇报交流。(口算150×3时,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个0)(3)观察、对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处。(15×3与150×3进行比较,是把第一个乘数1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乘数没有变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16页例2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听算。二.新授: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5.小结,总结加强。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