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案《画》.docx
上传人:努力****恨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上册教案《画》.docx

一年级上册教案《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上册教案《画》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精选16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篇1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朗读的兴趣。2、通过欣赏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从而对古诗尝试兴趣。活动准备:一幅山水画,音乐。活动过程:一、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1、事先布置好场地,教师带领幼儿入场。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1)小朋友们,春天的时候你们去山上玩过吗?在山上你看到了什么呢?(2)大树上住着谁呢?如果你过去抓它,小鸟会扑棱一下飞走吗?(3)小朋友们玩的地方可真多,有山有水有鸟有花,真漂亮!二、以郊游的形式带领幼儿去看画。1、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山上玩一玩,看看山上有些什么?让我们背上背包出发了!2、带领孩子一边开汽车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轻音乐起,欣赏图画作品)三、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初步讲解诗句的意思。教师与幼儿围在画的周围,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1)小朋友看这个地方漂亮吗?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漂亮的东西?(2)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好漂亮的小花,春天过去了,可小花还依然开放的很漂亮(春去花还在)。(3)有一座山,我们走远一些看看山宝宝今天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4)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很漂亮的衣服,有很多颜色(远看山有色);(5)(教师手指水)看山宝宝旁边是谁呀?悄悄的走进水宝宝的身边听听,它发出声音了吗?(6)竖起小耳朵,再听听水宝宝真的发出声音了吗?(近听水无声)(7)漂亮的小鸟,和小鸟打个招呼吧:嗨!你好。咦!小鸟怎么不理我们?我们轻轻的走过去摸一摸,奇怪?小鸟怎么不动的?(这是画上的小鸟)哦!原来这是一幅画!(8)结:难怪小朋友刚才没有听到水的声音,小鸟也没有被吓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幅画)在很久很久以前许多读书人喜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用简单的好听的话写下来,变成诗让别人朗诵。那么古时候有位叔叔就因为非常喜欢这幅画,所以写了首诗,名字就叫“画”。四、着音乐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1、师范读古诗一遍。2、儿再次静听录音一遍:我们再仔细听听录音机里的叔叔是怎么念的,你听他说到了什么?怎么说的?3、配乐朗诵古诗。4、用动作来表演古诗内容。活动反思:《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次活动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活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让幼儿先从整体再由远到近观察,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感受景物的美。在尝试朗诵古诗的时候我也采用了多种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幼儿能在活动中保持兴趣跟着整个活动的流程走,对古诗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篇2活动设计背景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活动目标1.会照着镜子,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出。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画板,16K纸,水彩笔,每人一份。2在有大镜子的活动室进行。活动过程(1)照镜子,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形上的不同。A、我们的名字一样吗?我们相互之间长得一样吗?B、请你找个朋友,看看你们俩什么地方不一样?(启发自由结伴,相互比较)(2)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从兴趣、爱好等方面谈)(3)小结:我们每人除了长相不同,喜欢的事情也个不相同。(4)请幼儿拿画板,在镜子面前画自己,能画出脸上细微部分。(5)幼儿作品展览,互相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教学反思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合作的要求等等,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为了激发孩子兴趣和让幼儿勇敢的面对自己,事先我自己给幼儿面前做了示范,孩子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去东西学习。经过一堂课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完成得不错,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小朋友没有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可能是在引导过程中做的不足。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注意加强这些弊端的改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而努力。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篇3教学目标: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3、初步感受古诗文化的优美,激发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师:同学们,一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的听这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贫困的书生,虽然他家里很贫困,但是他读书很用功,十年寒窗苦读之后他要去考状元了。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