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docx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021-12-0112:00:01小编:admin[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简案)一:一、导入: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释题导入。二、自由读课文。三、课文中描写的主要是钱塘江潮来的情景,你最喜欢潮来前、潮来时还是潮来后?四、学习新课文。1、你最喜欢课文哪部分描写的潮?为什么喜欢?2、按学生的汇报顺序,可以先学潮来前的部分,也可以先学潮来时的部分,或是潮过后的部分。3、各部分要点:A、潮来前:潮的位置,观潮的人多吗?他们有什么反应?B、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请生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注重朗读语句训练。C、潮过后:江面又是什么样的情景?五、小结。教学片断二:(课上心情平淡,按教案按部就班地讲着,教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要说孩子们都不愿意读,有几个读的也读不出潮来的气势。)师: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们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生1:我喜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起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师:你喜欢从远处看潮的情景,是吗?生1:是的。师:还有没有同学喜欢其他的?生2: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师:你为什么喜欢呢?生2:这一段写得非常美。生3:这段写潮来的样子写得很有气势。师:从哪里看出潮很有气势?生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生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师:两丈有多高?生3:一丈是3米多,两丈就是6米多。师:那有将近三层楼高呢!生齐:哦!师:这么高的浪潮是不是很少见?那谁来把潮来的气势读出来呢?生4: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师: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5:不好!他没有感情!师:那谁来读?生6: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师:这位同学读出气势来了吗?大家默然。师:还有同学愿意试下吗?(孩子们很安静,但是也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漠然,很显然,他们没有进入到课文里面去,问了三次以后,班上陷入冷场。)……课堂片断三:(我想问题是不是出在老师本身自己的状态上,所以在另一个班重讲时,决定在细节部分稍作改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变化!)师(亲切地):大家最喜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潮?孩子们叽叽喳喳。大部分生表示:喜欢3、4自然段。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呢?生1:这部分写的潮特别有气势!生2:这部分写的潮特别具体、生动、形象。生3:这部分的语言也很优美!……(孩子们找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理由!)师(高兴地):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咱们就先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吧。(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师(微笑着):那现在大家就自读3、4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就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好吗?(学生们立即进入状态,放声朗读,个个读得主动、投入。他们都铆足了劲准备展示自己的风采呢。)(开始交流了。)生1: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他读得很努力,但气势还不够。我不动声色,没有直接点评他朗读的优劣,而是引领学生都来用手做做翻滚的动作,边做还边配上音——“呜——哗——!呜——哗——!”)师:浪怎么样?生(异口同声):大!猛!师(追问):两丈多高能有多高?生2:我知道,一丈等于三米多,两丈是六米多,我想,能比二层楼高吧?师(高兴地):你说得太对了!不过,告诉你们,两丈多,可能有三层楼那么高呢!全体学生:哇,这么高!师(兴奋地):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学生争着起来读,个个读得津津有味。生1: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他读的声音仍然有些平直,感情不够充沛。师: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就开始等啊、盼啊,终于听到了隆隆的响声,看到了潮水的影子。如果你就是观潮的人,此时的心情如何?你会怎样做呢?生2:我会兴奋地挥舞着手高喊:潮来了!潮来了!生3:我会拿起照相机赶紧拍照。生4:我会高兴的跳起来,向潮来的方向张望。(我让学生扮演观潮的人,想象模拟当时的情境。)师(高喊):潮——来——了——学生有的欢呼雀跃,有的下位张望,有的做拍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