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练习B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斌斌****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难点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练习B卷(解析版).docx

难点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练习B卷(解析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一、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手将一重为10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12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两空均选“>”“<”或“=”)3、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说明山上的气压较低,是因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液体的与气压有关.4、一个长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其上下两个底面上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为10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N;被金属块排开的水的体积为cm3.5、一匹骆驼的体重是一匹马的1.5倍,而骆驼蹄与马蹄的脚掌面积之比为3:1,则骆驼和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压力之比是。二、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如图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30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g=10N/kg)求:(1)物块A受到的浮力;(2)物块A的密度;(3)往容器内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2、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较厚的冰,测得它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104Pa,小李的质量为60kg,每只脚的着地面积相同,均为250cm2,g=10N/kg,求:(1)小李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2)为了能安全在冰面上行走,小李最多能背多少千克的物体?3、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问:(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2)该车装满水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3)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为mm。(2)玻璃管内的水银没有下降到与水银槽的水银面相平,是作用的结果;(3)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高度将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③改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水银柱高度将;(均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若在高山上去做此实验,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2、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系好细线的均匀柱状实心铝棒(高度约为6cm)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小明学习了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①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如图甲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②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部分浸在水中,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为2cm,如图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为4cm,如图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小明发现F1大于F2,通过学到的知识,他判断出两次实验中铝棒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等,于是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有关”.请你只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3、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压力大小遵循的规律如图(a)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仪器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又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之后,他们又在如图(b)所示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口大底小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ρ酒精=800千克/米3)表一(注入水0.1千克)实验序号深度(米)容器底面积(厘米2)容器底的压强(帕)10.011009820.025019630.0520490表二(注入酒精0.08千克)实验序号深度(米)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