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2年年鉴(文稿)2002年,我市信息化建设围绕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两大主题,积极推进通信基础网络、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制定《嘉兴市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工作意见》。意见从“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深化应用,推进政府信息化”、“宣传发动、做好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大投入、强化政府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2002年5月,市政府以嘉政办发[2002]77号文件印发执行。二、为保证我市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撑。2002年1月,嘉兴市成立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36名专家组成,分设综合组、基础网络组、应用网络组、应用软件组、Internet应用组、信息产品组和自动化控制组等七个专业组,主任由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光明教授担任,副主任为上海复旦大学高传善教授和信息产业部第36研究所研究员邹少丞研究员。三、开展“数字嘉兴”课题研究工作。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广电局、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信息中心参加,与浙江大学成立联合课题组。本课题分为“网络基础设施”、“基础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企业信息化”和“特色工业园区信息化”等八个子课题。11月份,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到12月底完成第一阶段调研工作。四、基本建成电子政务物理平台。初步建成电子政务的基础物理平台和网络。通过2000至2001年的第二代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履盖了100多家市级部门和单位、各县(市、区)及所属部门、单位和乡镇,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网络,各县都已建成县级电子政务网络中心。2001年底完成的市行政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根据国家有关政府网络内外网物理隔离的规定,构建了市级电子政务内外网两套网络中心、数据中心和安全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同时开通了3条100MInternet出口,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我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档次。形成了市行政中心内1000M主干、100M到桌面的计算机网络,并通过2M数据专线与省政务网相连。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网络联调、优化和试运行,在2003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我市电子政务物理平台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五、开通网上“12345”市长信箱。网上“12345”市长信箱是“12345”市长电话的延伸,进一步拓民了政府倾听社情民意的渠道,并利用“12345”市长电话输信息系统和工作网络,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网上来信。六、建成嘉兴教育网市级中心节点。2002年4月,嘉兴教育网市级中心节点建成,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一期建设目标,市区所有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联网,开设了“网上课堂”,教育管理工作开始在网上试行。七、嘉兴网上技术市场正式运行。2002年10月18日,市政府举行“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嘉兴市场“正式运行仪式,宣告嘉兴网上技术市场正式投入运行。嘉兴网上技术市场设企业技术难题和科技部门课题招标、成果展示、洽谈咨询、专家论坛等板块。八、平湖市启动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市唯一的省级信息化试点县(市),平湖市于2002年初启动电子政务建设。到2002年底,基本建成电子政务计算机风络、“中国平湖”政府门户网站,部分完成网上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一表工报表系统开始建设。一、市经贸委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年”。2002年,市经贸委依托“嘉兴经贸”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年,一是积极利用“嘉兴经贸”网与“阿里巴巴”网站的合作,开展企业上网活动。二是开展企业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增强企业意见,为企业培训人才。三是开展志愿者活动,与本市大专院校合作,通过青年志愿者无偿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支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二、“中国蚕丝绸市场”网上成交量达129亿元。中国蚕丝绸交易市场以“金蚕网”网上交易平台,经过多年的完善,2002年网上成效额达到了129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翻,占市场交易总额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