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6-《青年特岗教师的培养及成长》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校共有教师71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特岗教师有3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7.8%,而这34名青年教师是2007年以后逐年参加工作的。(其中2008年分配到我校的特岗教师有5人;2009年特岗教师有9人,2010年特岗教师有13人,2011年的特岗教师有7人)青年教师的增加,为我校教育增添了新鲜血液,年青化成为我校师资结构的显著特点。为了更好落实新课改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培养特岗教师,提高特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我校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我校学生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班额在逐渐扩大,特岗教师的数量也不断在增多,于是特岗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让特岗教师步入课堂,站稳讲台;为了使特岗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切实担起教育教学的工作重任,特以《青年特岗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为题作为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之一。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特点:(一)研究的对象:未转正的和转正不满三年的青年特岗教师。也就是2008年到2011年先后分配到我校的特岗教师,其中2008年特岗教师已经转正。(二)研究的对象的特点:(青年特岗教师队伍存在的优势、劣势及问题)从整体状况看,青年特岗教师优势与劣势并存。他们的优势方面主要表现在: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等。劣势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的实践锻炼,经验少,业务不成熟,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二是他们的思想态度,部分特岗教师并非教育专业毕业,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也不是特别的热爱,有好多的教师之所以参加特岗考试,就是为了能暂时找一个“吃饭碗”,再加上特岗教师工资太低,他们在学校也早就做好“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把工作能做完就好,有机会就要跳槽)”,所以他们工作热情不高、干劲不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不强等,将问题总结如下:1、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淡化,自培自修缺乏内驱力。2、自我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终身学习观念比较模糊。3.一些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创新教育意识不强。4.教师教育科研气氛不浓,科研教改意识较为淡薄。5.不能安下心来做教师,被社会“功利化”程度太深,大多数是90后,存在一些90后年轻人身上共性的问题。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分析总结出特岗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及他们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逐步淡化的根本原因;(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忠诚度),能够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够热爱教育事业。2、通过行动研究,探索总结出一些能够提高他们自身教学能力及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具体途径与方法。3、通过研究,能够增强特岗教师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观念;能够强化他们的现代教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服务和指导教学,增强他们的创新教育意识。4、能够逐步形成深厚的特岗教师教育科研气氛,使他们的科研教改意识逐步增强,能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学习教育理论等。5、通过研究,使接受培养的特岗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3年内成为教学能手。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特岗教师培养的内涵、规律、原则、特征等研究。2、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他们专业素质内涵研究。3、学校管理层面对特岗教师专业化要求及培养的目标研究。4、校本研修在特岗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效果研究。5、老教师在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业务水平中的实施途径、地位、作用的研究。6、特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与反思提高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方法:①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专题培训、学习、竞赛等形式,用实践行动的方法在操作中去研究,同时对每个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跟踪研究,每个阶段皆分为“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②调查法。(包括问卷、访问、座谈、个案调查)通过调查取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动态调整实验主体的行为。③对比法。对特岗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前后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学效果、学生成绩等做对比研究,从中筛选出新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④抽样试验法:主要是指选取特岗教师个体,探索和研究他们专业成长的特点机制和规律,总结提炼为研究成果,并为下一步大面积内的特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⑤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快速专业化成长的特岗教师的成长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的研究方法,以便在更多特岗教师中推广应用。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1.通过对特岗教师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