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

《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2004-03-1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专业《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2004年3月)《教育法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主要依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而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的基本情况说明、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资源情况说明、教学组织与建议等。各试点电大可根据该方案的基本思路和内容,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编制适合于当地使用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明确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过程管理的实际措施等,有效地指导基层的教学工作。第一部分课程基本情况说明教育法学课程是中央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方向)(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课内学时为54,共3学分,开设一学期。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我国教育法治的新理论与新问题,着重提高他们的依法治教能力。该课程的基本特点为其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学科的综合性与边缘性。该课程专科的前修课程为教育学、教育法制基础等,本科的前修课程为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现代教育技术等。由于该课程的难度较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教学案例,以案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难度。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在体例安排上以教育法学原理为基础,按照《教育法》的结构设置其他章节的教学内容。全部内容分为总论、分论、法律责任论三部分,共十三章。其中,总论部分为第一至五章,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的运行等内容;分论部分为第六至十一章,具体讨论了我国教育法确定的现行教育基本制度、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法律地位、未成年学生的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学校与社会、以及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方面的现实法律问题;法律责任论为第十二、十三章,主要阐述了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问题、教育法对违法责任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以及教育法律救济的基本途径等。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审视教育活动的习惯,能自觉应用教育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对教育法律现象依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明辨教育法与道德的关系,提高教育道德水准,从根本上促进教育法的实施,提高教育法的实施效益。有关章节的教学要求与主要内容详见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第三部分课程教学资源情况说明本课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从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并以文字教材(含学习指导内容)为主要媒体,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网上动态教学资源为辅助媒体,供学生自主选择。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如下:文字教材——由东北师范大学杨颖秀教授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教材按大纲要求分为总论、分论、法律责任论三篇,共十三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引言、知识结构图、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与典型案例分析、本章内容小结、自测练习题、主要参考文献等。该文字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也是联结其他教学媒体的桥梁与纽带。录像教材——由沈阳师范大学张维平教授主讲,共15学时,主要通过重点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及各种形象化手段表现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重难点与实际应用等,是强化课程内容的重要辅助媒体。录音教材——由沈阳师范大学张维平教授主讲,共5学时,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教育法学基本理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中相关的教育法律问题五个专题进行问答与讲解,是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的有效教学媒体。IP课件——由沈阳师范大学张维平教授主讲,共8学时,主要围绕该课程的基本思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难点、典型案例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分析,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辅助手段。CAI课件——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综合练习与测试等,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和交互学习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法学知识,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各种教育法律问题,是帮助学生个别化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与拓展所学知识的重要渠道。网上动态资源——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解惑答疑、主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宽所学知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并选取其他适宜的媒体与之配合。第四部分教学组织与建议1.教学进度与安排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54,其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篇章教学内容学时数记分作业课内录像教材IP课件(一)总论第一章绪论4111第二章教育法的基本原理62第三章教育权与受教育权421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