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pdf

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1、体验、模仿、欣赏、演唱、表演、创造等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力度”这一音乐元素的含义以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记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3、能够体现力度变化,完整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力度”的含义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通过多种活动表现“音乐中的强与弱”,加深对力度记号的认识和记忆。教学准备:课件、U盘、打击乐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律动《小雨沙沙》(加入跺脚和拍手的动作)二、游戏:“超级模仿秀”1、“绝对模仿”,教师用手拍击强弱不同的短小节奏动机,学生模仿。(师):同学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超级模仿秀”。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绝对模仿”!这个环节的规则是老师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准备好了吗?2、“回声模仿”,教师分别用拍手、跺脚和拍桌子等动作打出强弱不同的节奏动机,学生用相同方式做出力度相反的模仿。第一阶段:节奏相对模仿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这样我们就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相对模仿”!这次的规则是当老师拍击的声音大时你们就小,反过来当老师声音小时你们就大,有信心完成吗?第二阶段:意境变化相对模仿,课件展示内容,提出要求。3,、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挑战高难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心?师:高难度挑战什么呢?就是——歌曲旋律模仿。(课件展示《山谷回声真好听》)三、认识常用的力度记号1、播放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课件展示)(师):同学们,在前面的游戏中我们拍击的节奏声音有大有小,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要用“强”和“弱”来表示。而强和弱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程度,我们现在来听一个声音片段,听完后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音乐中的强弱有着各自不同的程度,为了比较准确地记录和传达强与弱的细微变化,人们发明了“力度记号”。2、了解常用力度记号常用的力度记号有下面几种:(课件展示)pppmpmffff很弱弱中弱中强强很强(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些记号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生):有弱有强。综述:强音都有f弱音都有p在音乐中力度记号有很多种,就像前面的这些,今天我们只要能够哪些是强音记号,哪些是弱音记号就行。请学生说说,你生活中对声音强弱的体验。3、用大鼓、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随机指定个别同学)和拍手(其余同学)合作表现一些节奏型的力度。(课件出示)(师):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这些力度记号好吗?四、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师):下面的环节老师要给你们增加点难度,请你们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中的强与弱,有信心完成吗?1、聆听歌曲《大雨和小雨》;学生边听边看教材25页谱例,感受力度的变化,说出所使用的力度记号,标注出力度对比最强烈的乐句;先用课件把“大雨”“小雨”的内容提出来(对比强弱);2、边击拍节奏边念歌词(一至两遍);3、跟音乐模唱歌曲(一至两遍)4、师生接唱歌曲(分角色:“大雨”、“小雨”)5、学生分两组按角色演唱歌曲(“大雨”、“小雨”)五、表演与创造1、师生合作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师):前面我们学会了歌曲《大雨和小雨》,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形象吗?2、打击乐器参与歌曲表演。师):有一种打击乐器用来表现雨声最恰当不过了。它的名字叫沙锤,你们想想怎样用沙锤来表现“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强弱不同的形象呢?学生讨论探索沙锤的演奏方法以及伴奏时所采用的节奏型,教师归纳后带领部分学生用沙锤伴奏,其余同学用肢体动作进行歌表演。3、我们能不能用这首歌的曲调,自己创编一首歌曲,来表现力度的变化呢?(大河和小河、大风和小风、大鼓和小鼓……)4、交流后课件《大鼓和小鼓》(鼓励学生自己套曲演唱)六、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力度”是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其实“力度”在音乐以外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朗读课文有了力度变化就更生动;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等很多体育项目都要讲究力度的控制,还有许许多多行业都有“力度”的运用。看来“力度”和我们真是息息相关啊。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力度”这个好朋友。小学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这篇文章共58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