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运用说服的方式要注意:1.调查研究,有的放矢。教师在说服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想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说服工作。2.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教师在说服学生时,不能用强制、压服和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能空洞说教,必须坚持正面诱导,启发自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夸大、吓唬和无限上纲,必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使其心悦诚服。3.热情诚恳,灵活得体。教师在说服时要“一分为二”,既要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又要善意地耐心地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没什么成见,感到老师既严格而又友善和温暖。对年龄、个性、心理上有差异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育语言,可以心平气和,以柔克刚,可以措词严厉,单刀直入,可以迂回包抄,步步深入,总之,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能够并乐意接受。4.通俗生动,寓理于事。教师说服学生语言要通俗易懂,鲜明生动而充满情趣。不能用“官腔”、“大话”像审讯犯人那样,也不能用“套话”“假话”去诱骗学生。讲话要叙事清晰,推理严密实事求是,合乎情理,肯定否定毫不含糊。教师进行教育,可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一、正面说理:在五年级接受报名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学生没来报名.结果那位学生在开学典礼上被亲人强逼着来学校读书,她自己不愿意再读书,于是哭着闹着不来.开学后,我悄悄地观察那位学生,发现她不善于交际,性格内向、胆怯又自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她,我语气平缓、婉转地跟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开始,我并没有直接问她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只是先问她关于家里的一切情况,接着再过渡到她自己的学业情况.刚开始她比较拘束,后来慢慢地敢说话了.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经济困难,自己在学习上也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很大才不想读书的.看得出她关心父母,是个孝顺又爱学习的学生.我先赞扬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接着,我从两方面开导她:1、父母现在的辛苦是暂时的,你把书读好,将来有出头之日,让父母享福了,他们就不辛苦了,到时他们会感到欣慰.假如现在不读书到外面的话只会给他们添乱;二、〔她的英语成绩还可以,我先肯定她这一科目的成绩〕勤能补拙,只要你勤奋一点,虚心地学习知识,成绩会进步得很快的,压力往往成为你进步的障碍,不要有任何的压力.最后我教了她一些减压的方法.以后,我经常在教室里看到她勤奋学习的身影.我会不时地表扬她以此来增强她的信心.后来,她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还得了个学习进步奖呢.一、寓言故事说服法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中有的除了钟情于自己的爱好以外,对其它各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呢?一次上课,我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有捡更多。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利用在校时的优越条件多学些东西,何愁将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呢?“艺多不压身”哪!自此,学生上课情况大有好转。二、反问说服法每年的期末考试,学校都三令五申强调考风考纪,但仍有极个别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班一名学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在与该生谈话时,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气冲冲地说:“作弊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抓我?”显然该生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若正面交锋,很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我这样问:“别人作弊算不算错?”“当然算。”“该不该抓?”“该抓。”“那么,你作弊是不是就不算错、不该抓呢?”学生无言。我趁机又说:“你是一个非常明理的学生,在对待这件事上,怎么不向不作弊的学生看齐,反而与作弊的学生相比?这是否有损自己的形象呢?”一席话,说得学生低下了头。三、比喻明理说服法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班主任时时敲警钟,但仍有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位学生甚至说:“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但是,李子还小就摘下来吃,是什么滋味?”我问。“又酸又涩。”“长成熟了呢?”“甜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等到李子成熟了再享受呢?”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个道理,不死板,不生硬,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由此,同学们改变了想法。四、课堂讨论诚实总是最上策吗?当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但是其他人却不赞同你时,你会怎样做?当你必须处分某一团队成员时,你会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你倾向于说谎?顾客永远是对的吗?如果你可以按下列三种方式之一来管理这个世界:没有短缺、没有问题、没有规则——你将如何来做?五、说服训练1、有个同学在课桌上涂画,邻居的同学报告了老师。老师把他叫老准备批评。他理直气壮地说:“班上又不是我一个人画了,为什么就叫我?”还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