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商圈进行非公党建的案例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依托商圈进行非公党建的案例分析报告.docx

关于依托商圈进行非公党建的案例分析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依托商圈进行非公党建的案例分析报告关于依托商圈进行非公党建的案例分析报告多年来,小个体工商户一直是非公党建工作的盲点和难点,因为按照满足三个党员才能建立党支部的条件,绝大多数的小个体工商户无法建立党组织,非公党建工作无法在其中正常开展。为了全面做好小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2012年初,区非公党工委组织各相关党工委负责同志到宁波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围绕“促进组织化、实现全覆盖、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目标,创新工作机制,以天一广场为基地,建立了天一商圈党委,开展了别有特色的商圈党建,有效解决了对个体工商户非公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我区开展个体工商户非公党建工作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宁波天一商圈党建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提出解决个体小工商户党员管理问题的可行方案。一、商圈党建特点商圈,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商圈具有经营商铺聚集、商业活动频度高、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的特点。商圈党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人员多,党员多,党组织少,党建工作无法开展。商圈商铺大多以小型为主,虽然数量众多,但按照传统的非公党组织的组建要求能够组建党组织的却非常少,因此,党建工作没有抓手,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对于商圈内人数众多的党员,缺少一种机制将其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作用,党员资源严重浪费。2、已建成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个体工商户的特点就是资金少、人员少、抗风险能力小,在这种前提下,已成立党组织的个体工商户没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去发展党建工作,尤其在商圈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党员活动室建设,并开展活动,并不容易实现。3、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个体工商户的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商圈人员流动频率高,在进行党员管理时,党员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变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新,增加了党员管理的难度。二、浙江宁波天一商圈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天一商圈位于宁波市中心核心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丰富,商贸商务基础雄厚,各种交通快捷便利,日均客流10万人以上。国内最早最大的“一站式”休闲商业广场的代表——天一广场就坐落在该商圈,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和城市客厅,也是中国Shoppingmall运作成功的典范和华东地区受屈一指的商业重地。商圈内“两新”组织28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区域经济总量占据宁波市海曙区经济总量20%。近年来,天一商圈综合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以“大党建、大服务、大管理”为抓手,努力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商圈“两新”组织资源,凝聚“两新”组织合力,实现“两新”组织管理服务由空心化、松散化向紧密型、自主型的转变。1、立足区域化,构建组织“一张网”。在较为成熟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和群团工作基础上,打破条线制约、组织界限,探索建立以“党群联席会”为核心的“组织网”,实现商圈“两新”组织管理与服务全覆盖。建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在对商圈企业“地毯式”排摸基础上,以楼宇和广场区域为单元,以党建工作、群团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赢为目标,“两新”组织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和协商共事、共同发展的原则志愿加入党群联席会,此举使商圈内组织关系更加紧凑,工作由以往的靠“情分”转变为靠“名分”。截至目前,共组建19个党群联席会,参与企业达2582家。建立“区域统筹、动态灵活”的工作队伍。整合各党组织、群团工作队伍,特别是各党组织书记、群团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群联席会中的作用,实现各线工作在商圈区域的“华丽转型”。联席会秘书长由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担任,同时组建党群工作联络员队伍,动员职工数3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确定1名联络员,一般由中层以上干部担任,30人以下的“两新”组织负责人自己兼任党群联络员。建立“条块结合,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健全包片责任、信息报送、定期例会等工作制度,规范联席会日常管理和运作。指派天一商圈6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包片区域联席会的副秘书长,具体负责联系联络工作,实现定人、定点、定责,从而将各党群联席会纳入党委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商圈综合党委在整合资源、畅通诉求、协调利益中的作用。2、立足品牌化,搭建平台“一盘棋”。积极整合商圈资源,搭建“砖块+鼠标”型商圈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培育“两新”组织和职工自主管理、互动共享理念,形成“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溢出效应。搭建“一站式”实体服务平台。依托天一广场党员服务中心开设文化、社会、经济、人才四个工作室和先锋会客厅,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工作室和会客厅的日常运作,并开通87108710接待热线,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现场服务接待。同时,积极发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