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docx

1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1.1设计题目:67KW满液式蒸发器1.2设计参数:蒸发器的换热量Q0=67KW;给定制冷剂:R22;蒸发温度:=2℃,=40℃,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进口=12℃;出口=7℃。2设计计算2.1热力计算2.1.1制冷剂的流量根据资料【1】P341附表13及制冷剂的lgp-h图:由P0=530kPat0=2℃得h1=404KJ/Kg;由Pk=1533kPa,tk=40℃得h3=h4=250KJ/Kg,,图2-1R22的lgP-h图制冷剂流量2.1.2冷媒水流量水的定性温度:根据资料【4】P563附录9,ρ=999.71kg/m3,cp=4.176KJ/(Kg·K)3传热计算3.1初步选管采用外螺纹管,根据资料【2】及表3-4可得:换热管选用低翅片管序号1,规格为φ16×1.5,如图3-1所示:从表中可得如下参数:,每米管长管外表面积,螺纹管增强系数,铜管导热系数图3-1外螺纹管结构图3.2换热系数计算3.2.1污垢热阻确定冷媒水平均温度,制冷剂,水的流速取,根据资料【1】P198表9-1得:管外污垢系数管内污垢系数3.2.2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冷媒水定性温度,根据资料【4】P563附录9查饱和水物性表得:P=1196pa1kg/m9.73暂取水的流速,管程设计为2程,则每流程管子数,圆整取Z=19时,冷媒水的实际流速为,对于管内流体根据资料【3】P60表2.8知Re,Pr符合范围管内流体冷却则n=0.3,管内换热系数3.2.3管外换热系数的计算画温度分布图如下:图3-2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布图平均传热对数温差:管外换热系数,其中3.3.1传热系数计算传热过程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热量经过制冷剂的传热过程,其传热温差为;第二部分是热量经过管外污垢层、管壁、管内污垢层以及冷媒水的传热过程。第一部分热流密度第二部分热流密度:其中:——管内污垢热阻——管外污垢系数——管壁厚度——铜导热系数,取——管内表面积——圆管外表面积——圆筒内、外表面积的算术平均值(l)代入数据得:用试算法估算的值,确定热流密度表3-2热流密度估算表/4.54.254.154.10q/6391.915276.574857.564653.92/4355.404573.174660.284703.8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时,q和的值相差49.9,小于0.4%,可以认为此时估算的q值为,即为所求的热流密度。平均传热对数温差:则传热系数3.3.2传热面积和管长确定传热面积管子有效长度,由资料【3】P54知:“BG-151-1999推荐的换热管长度采用:1.0、1.5、2.0、2.5、3.0、4.5、6.0、7.5、9.0、12.0m等。”得此处取管长2.5m。管程数N与管子的有效长度l的乘积为N·l,即:————每米管长管外表面积采用管子成正三角形排列的布置方案,根据资料【3】P45表2.3可取管中心距S=22mm。对于不同的流程数N,就有不同的管长l和估算的壳体内径Di壳体内径Di由资料【3】P55公式Di=(b-1)s+2b´粗估可得下表:表3-3管程与管长径比关系Nl(m)NZDi(m)l/Di22.25380.129717.3541.125760.19155.8760.751140.23893.14在公式Di=(b-1)s+2b´中b——沿六边形对角线上的管数。(管子按等边三角形排列b=1.1)b´——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b´=(1~1.5)考虑到满液式蒸发器的上部分不能布管,所以实际的壳体直径应大于估算的壳体直径,且根据根据资料【3】P54知换热管长度与壳体直径之比一般在6~10之间,故选2程计算。3.3.3流动阻力计算根据资料【1】P232(9.7.1),对于水,沿程阻力系数,冷媒水的总流动阻力:符合资料【3】P68表2.10允许压降,设计合理。4结构计算4.1换热管布置设计选用1-2型结构,Z=27,采用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组合排列方式,查资料【3】P46表2.3,换热管中心距s=22mm,分程隔板槽两侧相邻管中心距,换热器在管板上的分布如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