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16周周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条****然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16周周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16周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6周周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立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D.统一货币、度量衡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蕴含“法治”的精神C.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3.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B.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4.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先进人士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6.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在“五四运动”时代,推动中国思想界“坚决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③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④国民革命的发展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③④7.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致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这种“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B.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C.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8.“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这段话主要表明作者:()A.认为无限制的权利即暴政B.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C.反对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D.公民应享有绝对自曲9.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天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0%.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1.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立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2.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比,共同点是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第Ⅱ卷(非选择题)13.(24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