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平台助我专业成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摘要:“网络平台助我专业成长”应用案例,以自身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基础,围绕从针对性学习到系统学习、尝试利用“精品课”开展常态化教学、通过工作室探讨和形成教学成果、平台应用成效、平台应用亮点、反思与不足等方面总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经验,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智慧教育云平台精品课常态化应用背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前身,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那时候,“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其汇聚的主要资源,我经常会在平台上观看同行的课,受益颇多,也十分荣幸地贡献了2节“省优”课和1节“部优”课。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网课”成为新常态,优质“网课”资源成为亟需。为了提供更为系统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供全国的老师和学生学习,教育部依托北京的名校和名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系统发布了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的优质“网课”资源——“精品课”。从此以后,在平台上看课,成了我的新常态。之后,平台的栏目逐渐完善,增加和完善了“教师研修”“家庭教育”“课后服务”等栏目,并将平台正式更名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文:2014年,我初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看到了黔西南州唯一的“部级”优课——兴义八中司马飞老师的课以来,不断在平台上学习,在专业上得到了不断的成长。可以这么说:是网络平台助力我专业成长。下面,我就个人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经历与思考报告如下:一、平台应用情况1.从针对性学习走向系统学习2015年6月至2022年3月区间,我在兴义市教育局跟岗学习,专职从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兼职教研员。出于专业拓展的考虑,针对参与教研的学科,我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后来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听了一些课,使得我在长期从事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以外,有了更为宽广的认识,对在此期间的教研工作帮助特别大。2022年3月,我正式调入兴义市第九中学工作。出于可能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考虑,我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系统学习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高中物理系列“精品课”课程。在系统听课的半年之中,平均听取每节课的时间在3小时左右,其中包含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详细记录等工作时间,一共只了205节课,记录了10个听课本(每本120页)。通过系统学习,再加上空中黔课、美提学院等官方和非官方平台的听课补充,算是基本过了教材关,为即将开展的高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尝试利用“精品课”开展常态化教学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高三年级的物理老师莫老师“黄码”了,不能到校,学校安排我来带课。这给从来没有上过高中物理,刚刚才过了教材,没有一点高三教学经验的初中物理老师不小的挑战。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一点东西,我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复习课放给学生看了两节课。通过学习效果抽样调查,学生在承认与北京存在差距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方法。这样的结果,也算差强人意了。后来,在我正式进行高一年级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若遇外出学习,我会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尝试要求学生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自我学习。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只让学生自习,效果不好,很多同学反映听不懂。基于这样的实践经验,我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老师当“主讲”,我自己作为“协作教学”的教师,开展过几次“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收效就好了许多。3.通过工作室探讨和形成教学成果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讨“精品课”的常态化应用,作为黔西南州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应用普及和应用研究上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通过“金州教育云平台”的工作室空间,2021年以来,突破时空开展了13次网络教研活动,通过平台进行12次网上评课,将10余个优秀名师课堂培训视频文件放在平台上,形成了一些案例供同行学习和参考。二、平台应用成效通过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的学习,丰富了教学经验,为国家平台贡献了2节省级“优课”和1节部级“优课”。通过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系统学习了高中物理“精品课”,平均听取每节课的时间在3小时左右,其中包含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详细记录等工作时间,一共只了205节课,记录了10个听课本(每本120页)。在规范自身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高中教材的过关训练,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夯实了基础。在尝试利用“精品课”开展常态化教学方面,带领学生通过“精品课”开展复习课教学3节,尝试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学“精品课”3节,以“协作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尝试3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平台应用的亮点在平台应用上,我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