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一).doc

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9页)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一)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C)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C、在居住区内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2、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B)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3、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C)A、邢州白瓷B、定州秘色瓷C、越州青瓷D、越州白瓷4、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B)A、粤商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贞观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6、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D)A、灌溉工具B、制瓷工具C、耕作工具D、冶炼工具7、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C)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8、我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右图中的(B)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D)①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业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业③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工厂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10、“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C)A、船舶修造业B、面粉业C、纺织工业D、钢铁采冶业11、关于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A、抗战胜利给民族工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B、国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陷入困境C、美国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D、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12、关于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D)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性④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A)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14、中共八大所阐述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质是(B)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要是指(B)A、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16、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D)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设立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7、小林同学对“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下列他所收集的四张图片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C)A、①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18、中国人最早自办的有线电报架设成功于(A)A、台湾B、上海C、北京D、天津19、近代中国由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A)A、《昭文新报》B、《中国丛报》C、《万国公报》D、《新民丛报》20、我国第一家电视台是(B)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3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摘自《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冬。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