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docx

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方法将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使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促进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脑神经功能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增多,颅脑损伤已成为当前危重病的临床难点之一。其中,急性颅脑损伤的昏迷是病情危急的一种表现,生命体征不稳定,一旦发生意外,将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诊治至关重要,而电针治疗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目前尚缺乏关于其临床应用价值的证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观察,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对2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过严格筛选,无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无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范围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5.3±3.5)岁,男女比例为2:1。对照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条件相似,年龄、性别比例等基本资料与观察组无显著差异。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激素、利尿剂、防护脑功能、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选择不同的穴位、频率、时间等因素,具体治疗方式如下:(1)选择穴位:双侧神阙穴、心主穴、百会穴、印堂穴、太阳穴、足三里穴等。(2)频率和时间: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10天。(3)电刺针的方式:采用6号毫米直径尖针,先将尖针插入穴位,确定到达穴位层,然后连接到电刺激仪上,选择适宜的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治疗后每天记录患者基础病情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病情、神经功能得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四、预期结果通过此次研究,我们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2.电针治疗具有促进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安全有效。3.电针治疗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电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昏迷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可行性方案,希望为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从而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