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3-呼吁全社会都关注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的成长镜头一:2012年9月17日上午10时许,太白县某小区住户一妇女称:“我早晨放在楼梯口的自行车不见了,要求物业公司帮助寻找”。该公司保安通过监控录像发现,9时10分23秒,一个身穿保暖服加戴帽子的大约12岁左右的儿童,骑着与失主描述相似的自行车,出小区大门口,往姜眉公路方向而去。镜头二:2012年10月15日中午12时许,这个小区的又一住户向物业公司门卫报称:“我11时从放在楼梯口的自行车丢失了”。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在11时51分47秒,一个与上次监控录像体貌特征、衣着完全相似的儿童,骑着与失主描述相近的自行车冲出小区大门口,沿着姜眉路方向而去。随之,该公司经理与保安人员反复对两次录像进行比对研判,初步认定两次盗窃作案的为同一人员,年龄大约在12岁左右之间。公司领导认为,这个小偷尝到两次盗窃自行车的甜头,最近很有可能继续来小区作案,安排保安及全体员工加强安全防范,密切注意骑自行车儿童的动向。果然,在物业办公室楼下,公司经理发现一个儿童形迹可疑,当天暖和的天气与他所穿的防寒服及不协调。加之这个儿童公司员工有人认识,是帖某,父母离异,是单亲子女,县城嘴头小学5年级在校学生。该帖称:“我偷了自行车后,让我的一个同伙拿去卖掉,我在这里等他分盗卖自行车的钱,然后在这个小区寻机继续作偷盗自行车”。正说话间,一个与帖某年龄相似的儿童,兴高采烈地来找帖某,帖说:“这是我同班同学仄某,也是盗窃自行车的同伙,他是来与我分钱(分赃)的”。为了挽救、教育亲少年,妥善处理失主财产的返还及深挖盗窃案件,公司决定将这两个儿童送交辖区派出所处理。经公安干警讯问,仄某父母离异,家长外出打工,由奶奶照看。他伙同帖某在县城盗窃自行车多起,伙同同校6年级学生用竹竿缚双面胶粘带,盗窃寺庙上供柜子里的现金等等。当警察问到赃款的去向时,这两个儿童都说用在县城周边农村住户所开的小黑网吧的上网消费里。他们对盗窃他人财物没有羞耻感,嬉皮笑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当问到今后怎么办时?这两个儿童一脸的茫然,久久不予回答。这两个儿童虽然是一种小偷小摸行为,但是他们却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教育、监护及管理的缺失,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现提出几点思考:思考一:在学校,能否建立父母离异儿童、留守儿童的学生档案,指定老师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家访,关心他(她)们的生活、学习及心理活动。使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心理矫正和心理咨询者。思考二:构建司法、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的法治教育活动,使青少年远离黑网吧及不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影视资料,随时修复他们不健康的心理模型。思考三:开展经常性的打黑除恶及扫黄活动。净化文化环境,取缔居民住宅区开设的小黑网吧,禁止少年儿童进入营业性网吧。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巡查,对开设小黑网吧者予以严厉打击。思考四:对本县辖区以内的废旧收购站(点)、自行车、摩托车修理店等严格监管。让他们在辖区派出所登记注册、签订守法经营保证书,一旦发现他们明知是赃物而收购者,严格按照法律处理。思考五: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治安监控网络。社会各方筹措资金,扩大住宅小区监控区域。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在治安联防中的重要作用,将人防与物防相结合,彰显高科技在安全防范中“魑魅魍魉莫现身,一旦伸手必被捉”的威力。思考六:建议在县城物业公司接管的小区设立“治安联防室”。辖区派出所派专人对小区门卫保安进行培训指导,对物业公司员工进行防盗、防火、防事故培训。不定期进行巡逻检查,构建群防群治、纵横交织的治安联防体系,让老百姓生活在安乐祥和的环境中。撰稿人: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