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努力****凌芹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宁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段考地理(理科)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罗惠中审题人:黄靖钰2017.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向于平缓C.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且迅速下图为一组不同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2-4小题。2.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3.地貌景观②的主要成因为()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4.能体现崇明岛成因的景观图为()A.②B.③C.④D.⑥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5.甲代表的是()A.沉积岩B.岩浆岩C.岩浆D.变质岩6.④所代表的地质过程是()A.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C.冷却凝结D.变质作用7.下列地貌的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A.庐山、富士山B.华山、长白山天池C.庐山、喜马拉雅山D.华山、渭河平原读“塔里木盆地聚落与交通分布图”,完成8-9小题。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环状分布D.线状分布9.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植被B.水源C.气候D.土壤10.下列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亚欧板块上C.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太平洋板块上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11.比较下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A.a—①B.b—②C.c—③D.a—②12.对于右图河流地貌景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河床只有b岸受到侵蚀B.若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地C.若在a、b处,建港口,应在b地D.若在a、b处,建城市,应在b地读图,完成13-14题。c13.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冲积扇、三角洲B.瀑布、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14.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叙述,不正确的是()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充足,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C.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D.与公路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以铁路运输为主15.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山区最适宜聚落发展,山区多是聚落密集区B.山区河谷中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C.在平原低地,要加高加固河堤,防御洪水D.古代聚落多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上,是因为取水、交通方便及适合发展农业根据下图信息,完成16-17题。1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1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A.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B.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C.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D.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18.1994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分解功能19.下列关于生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C.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D.生产功能是绿色植物的独特功能20.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沿纬度变化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21-22题。2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2.乙山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A.热量更充足B.土壤更肥沃C.降水更多D.坡度更大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23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