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doc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与实践——“临床技能循环训练体系”模式的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临床医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更要注重临床综合技能”;“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及“中国医学教育标准”更是对医学教育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出口的质量都提出了纲领性的建议与客观化的标准,而临床实践技能的标准与质量更是医学教育尤其临床医学教育的核心环节。教育部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反复强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全力打造的系统质量工程的建设更是指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也是我们实现有发展潜能、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现状与挑战目前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使我们面临了新的问题与挑战。1.临床实践整体水平的下滑趋势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执业医师法》等医疗法律法规的健全、医疗市场的规范、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局限性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标准日益增长的需求引发的医患矛盾都使得临床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实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受到严重的冲击,医学生实践的机会逐年减少;医学生在有限的见实习时间内难以全面见到需要学习的病例,更难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相应的操作训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实际价值也在逐年减少;我们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安排常常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的保护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医学生因为过多地依靠讲课、观摩而无法真正获得与临床各项操作有关的技能,使得临床实践呈现弱化和下降的趋势,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2.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盲点目前,临床教学改革的主流—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都对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各级教学人员对临床技能实践这一医学教育的核心环节的改革关注不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出现与整体教学改革的不匹配性。3.临床模拟技能实验室作用的单一性目前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均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为了缓解临床技能实践面临的困境,各医学院校纷纷加强临床模拟技能实验室的建设,但是,大多数实验室的功能停留在弥补临床不能完成的实践训练上,而如何借助这个平台建设科学规范的临床模拟技能训练体系、如何与临床实践融合思考不足。在模拟技能训练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评价,无法实现模拟技能训练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模拟技能实践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没有全面的总结评价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培养目标的实现出现虚化现象。4.临床技能训练体系的不完整性经过长期的临床教学改革,临床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总学时在明显下降,临床实践的比例在日益增长,但是我们临床技能训练的模式仍停留在阶段性与专业化层面上,缺乏临床阶段实践技能综合体系,缺乏临床实践与模拟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缺乏临床技能实践每一个环节质量的标准化。二、顶层设计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继续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贯彻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整合优秀的教学及教师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强化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能力、终身学习与实践能力、多种发展潜质以及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创新的理念对临床技能实践进行顶层设计,探索新形势下“预习—模拟—临床”临床循环实践新模式,建立临床技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客观化的评价体系,科学化的课程体系以及全程的质量监控,将临床技能实践体系融入临床专业课程体系,实现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1.顶层设计临床实践体系的理念临床实践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临床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是科学化的并体现专业特点的,紧密贴近临床实践实景,能够覆盖临床医学教育技能训练全过程,实现临床实践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落实人才培养目标。2.顶层设计临床技能课程设置模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建立以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的三系合一课程体系,包括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蓝本的临床医学教育专业体系,涵盖培训、考核、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