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书生****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2、小明一家去旅游,来到山区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盘山公路是属于简单机械类型中的___________。3、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________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4、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_______。5、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__________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6、自行车上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速度比大齿轮___________;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速度比小齿轮_____________。7、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8、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9、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10、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在铁钉上抹油C.在铁钉上刷油漆2、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3、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4、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5、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6、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7、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A.一个B.多个C.无数个8、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A.横杆B.斜杆C.竖杆9、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空气C.水蒸气D.氧气10、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A.复眼B.单眼C.双眼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2、铁钉电磁铁可以长期接在电池上。()3、我们可以在乌龟、人体上找到拱形结构,这种结构能增加物体的承重力。()4、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5、放大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6、焚烧是垃圾处理的另一种方法,也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7、纯铁锈是能被磁铁吸引,但不能导电的。()8、用锋利的刀很容易把物体割开,这主要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9、鸡、鸭长有羽毛、卵生,所以是鸟类。()10、在污浊的水中有微生物,在澄清透明的水中不存在微生物。()四、连线题。(共10分)1、把下面装置工作时最主要的能量转换方式用线连接起来。电饭煲电能转换成声能水力发电电能转换成热能洗衣机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音箱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五、图形题。(共12分)1、下图是某同学组装的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车轮就会转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相比,()。A.缠绕一圈时大B.缠绕多圈时大C.一样大2.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相比,()。A.缠绕一圈时,时间长B.缠绕多圈时,时间长C.一样长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填“远”或“近”)。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你知道人类已经拥有了哪些探索宇宙的先进工具?(至少写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吃米饭时,刚开始在嘴里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