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与说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堂教学观察与说课.doc

课堂教学观察与说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观察与说课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周卫研究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2006年11月一、为什么要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技术●核心领域●高效能教学●中介技术●教改研究的前沿●实践反思的镜子●教师专业成长阶梯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1、课堂是繁忙的场所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事件不可预测且公开化,老师忙得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在做什么。2、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多一双眼睛”)。3、教师很少被人系统观察过,因此,他们很少收到有关如何提高他们教学效能的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4、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5、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指导(临床视导)的目标: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利用观察诊断技术,发现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实际,提供客观的反馈,以促进自省。●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师必须能够观察和领悟到课堂上所发生的所有复杂行为并迅速反应。学会一种贯彻、描述、思考和理解课堂行为的方法,以便对课堂教学做出持续的改进。●作为教师评价、晋升、录用、培养、表彰之参考,促其提高.●关怀师生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课堂研究的三个环节●说课评课●备课、说课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原因,寻教师表达个人的教找改进的策略;学观念,关注的焦点、提出新的教学理需求与对课程的理解;想或假设,继续观指导者帮助理清教师的察、分析和改进。教学设计教学理想。●上课、观课共同搜集课堂教学资料,分析教师实际教学行反馈会议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课堂观察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设计比较传统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教学论●基本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用系统方法整指导下的教学准备和计划工作。合了现代学习论、教学心理学和媒体技术,形这种教学设计对于规范教师的教成了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学行为,使复杂的教学工作有序●加涅概括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环节:可循起着积极作用。(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检查确定教学目标(学科、学期、单元、课)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分析教学任务①主要依据的是哲学的认识分析学生起点能力和个性特征论和教师的经验;②教学设计侧重教,忽视学制定行为目标生学,强调学科知识传授,缺少编制标准参照测验对学生学习心理机制关注;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与技术③缺乏系统观。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与补救教学教学目标该如何表述●把上位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教学行为目标;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具体、清晰、可操作、可监控),行为条件(明确限定),表现程度(数量、水平)。例:“统计”一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1)复习并巩固一年级所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2)学生能从自己生活中集和整理数据。举出含有统计内容的例(2)智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子。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3)独立或合作将一组数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字变成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4)90的学生结合条形(3)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统计图,能当堂说明“以1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当2”的含义及意义。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恰当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例:小学自然“史学科能力表现的教学目标前生物”以往教学●全体学生初步了解史前生物的种类、参考书提出的教学生命周期,环境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生态目标是——环境中动植物的相互依存,生物随时间而●初步知道史进化;(学科知识)前植物的概况;●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初步知道史张生物进化表,整理并呈现史前生物种群前动物的概况;的分布时段及变化;(科学工具)●初步知道地●鼓励学生对史前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球上生物的演变过过程及变化,事件及原因,发现并提出问程;题,努力运用相关事实和证据作出恰当的●学会运用观解释;(科学思维)察、推理等科学方●通过交流和辩论,让全班学生不同程法分析问题。度的体验、感悟生物进化的漫长进程,提高质疑、推理、批判性思考和科学想象的能力。(科学交流)教学的本质:对话性实践●对话不是闲聊、辩论和协商。“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谈。”(滕守尧:对话理论)●师生与教材的对话:对文本展开多层面、多视角、个性化的对话,促成文本意义的生成,“构筑世界”。●师生与情境的对话:结合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体验和探究,形成丰富而灵活的理解。●自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