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阿昌、僳僳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景頗、阿昌、僳僳藥.doc

景頗、阿昌、僳僳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景頗、阿昌、僳僳藥西南地區由于多种地理環境和气候特點,該地區蘊藏著丰富的藥材資源,其中不少是名貴藥材。据調查研究發現,有許多藥材迄今尚未開發利用,若能發掘并加以研究,則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現選擇部分傳統的藥物介紹如下:紫金龍(苦聰語:軟藤)為罌粟科藤鈴儿草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收,洗淨晒干備用。有清熱消炎,舒筋止痛,祛風降壓,止血收斂功效。主治藥物中毒,每用0.5克,嚼細后開水送服。外傷出血,刮粉敷于傷口上。宿苞豆根(苦聰語:三個銅錢草)為蝶形花科宿苞豆屬植物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備用。功能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喘。主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外傷感染。每次20~35克,水煎服。外用煎水洗患處。毛大丁草(苦聰語:白頭那此)為菊科大丁草屬植物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淨晒干備用。功能消食導滯,止咳化痰。主治消化不良。用本品15克,配白糯消、大苦藤,煎水內服。七葉蓮(苦聰語:拉戛)為五加科鵝常紫屬植物的莖葉。夏秋采集陰干備用。功能活血化瘀,祛風止痛。主治因血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平滑肌痙攣。每次30~50克水煎服。大麻藥(苦聰語:紫粉校瑪)為蝶形花科扁豆屬植物的根。冬春采集,鮮用或晒干碾粉用。功能:化腐生肌,活血止痛,消炎。主治:脈管炎、癰癤潰爛、骨折。內服:煎湯3~9克或浸酒服,外用:研末撒或調敷。大土木香(苦聰語:牙決魯瑪)為馬儿鈴科馬儿鈴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集,洗淨晒干備用。功能:清熱解毒,理气止痛。主治胃痛。用本品15克,白虎草15克,紫金龍10克,熬水內服;痧症用本品15克,茴香15克熬水內服。大掃把茶(苦聰語;母多喝希)為唇形科香需屬植物的全株,四季可采,陰干或捆成切段備用。功能:清熱解毒,活血理气。主治肚腹熱痛,大便秘結。用大掃把茶根20克,熬水內服。同時用大掃把茶葉子春細包肚臍20~30分鐘和涂擦肛門,可使痛減便通。白薯莨(苦聰語:拉洒國那此)為薯損科薯頹屬植物的塊莖,全年可采,多為鮮用。一般在冬季落葉時挖出塊莖,洗淨切片晒干,碾成細粉,用罐密封備用。功能:消炎解毒,拔膿生肌,化瘀散腫。主治各种無名腫毒或生大瘡:用本品塊莖(用量根据腫塊的大小而定)燒熟一半,然后和生的一半春細包敷于患部,一日一換。小土木香(苦聰語:此卡瑪那此)為馬儿鈴科馬儿鈴屬植物的根。秋冬季采集,洗淨晒干備用。功能:行气止痛,消炎解毒,殺虫止痒。主治胃腹脹痛,腹瀉腸嗚:用本品10克,馬蹄香15克,白粉消20克,煎水內服。毒蛇咬傷:本品15克,金錢草20克,大蒜15克,熬水外洗蛇咬傷部位,小土木香3克,重樓3克春成細未后吞服。小羅傘(苦聰語:阿此呢)為紫金牛科朱砂根屬植物的全株。全年可采,采集后陰干備用。功能:解表透疹,活血止痛。主治:小儿麻疹不透、高熱咳喘,用本品15克,銀珠為引煎水內服。風濕跌打:小羅傘40克,切細后泡500克白酒,7日后服用,每次50毫升。馬蘭(苦聰語:紅葉野靛)為嚼床科馬蘭屬植物的全株。夏秋采集,洗淨切段晒干備用。功能:清熱消炎,涼血止血,止咳化痰,調經補血。主治气管炎,咳嗽,喘息,馬蘭20克,苦馬草20克,臭牡丹根15克,葛根20克,煎水內服。鼻衄或月經過多:馬蘭20克,煎水內服。山紅稗(苦聰語:日洒)為沙草科苔草屬植物的全株。秋季采集洗淨泥土,晒干備用。功能:活血止血,消炎止痛。主治:口腔潰瘍,山紅稗20克,冰糖為引熬水內服。婦女經期紅崩大流血,山紅稗15克,榮麻很20克,胡椒三粒,熬水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