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6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斌斌****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6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B.军事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第一动力C.科技的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D.战争促进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解析】选D。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的出现最初是为了用于战争,故D正确。A、B、C题干没有体现,排除。【补偿训练】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解析】选C。1959年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由原来每秒运算1500次达到了每秒1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这说明中国在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故C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科技人才的数量,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左”倾冒进,故B错误。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C.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叙述的这种变化体现出的是全球紧密联系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表现为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A错误,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错误,电话和无线电技术还达不到如此程度;D主要是文艺传播方面。3.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解析】选D。根据题干可知,“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表明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说他们主宰了人工智能领域,但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在新科技领域的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世界的改变,排除C。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C.政治多极化的需要D.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解析】选B。注意题干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信息“科学公园”可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导致题干现象的出现,故选B。5.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解析】选B。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故B正确;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和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说法错误;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夸大其词。所以应选B。6.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全面经济计划”鼓励创新产品开发,仅就计算机相关的新产品的政府购买支出就达90亿美元。通过政府采购,美国扶植了IBM、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IT业巨头。这表明()A.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B.政府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C.美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政策D.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解析】选B。题干中只是表明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并无法证明信息技术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故A错误;题干中美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6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作业6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