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庆华小学刘雪燕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象能力。3、通过学习,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从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置情景,激发阅读兴趣1、师生谈话,说说童话的特点,导入课题。(板书:七颗钻石)2、出示词语:旱灾干涸干枯焦渴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想象后自由表达)3、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指名读。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朗读。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小声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1)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划出描写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3)汇报交流。(4)过渡语: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发生神奇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吧!三、深入研究、领悟内涵(一)学生交流汇报水罐的第一次变化。1、出示小女孩找水的语句,指名读,其他人认真听。2、交流:哪句话让你非常感动?(点评、引导感悟)3、指名读找到水后的语句。4、交流:罐子为什么装满了水?是什么让水罐发生了变化?(爱,小女孩对妈妈的爱)5、教师指导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小姑娘找水时的焦急和找到水时的喜出望外。)6、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7、齐读第二自然段。过渡语:后来她又把水给了谁?水罐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小姑娘把水给小狗时的情景呢?(体会小女孩对小动物的爱)2、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妈妈喝了那罐水吗?自己读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再指导朗读。3、交流小结: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对小动物的爱,是妈妈对小女孩无私的爱让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的神奇变化!4、同桌讨论:小姑娘一心把水让给别人,她难道就不渴吗?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抓住重点词句“咽了一口唾沫”体会)5、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6、师:就在小女孩口渴难耐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什么事?(学习小姑娘送水给路人的内容)7、指导朗读。8、师:看着这股清澈的水流,你最想说什么?(是爱心,是广博无私的爱让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涌出了巨大、清澈、新鲜的水流,让人类有了生的希望!)9、拓展想象:这股清澈的水流让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汇报。(三)那七颗钻石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导感悟)四、总结全文、升华中心1、回顾水罐一次次神奇的变化,总结全文,回归题目,体会课文标题的含义。(用代表纯洁、永恒的钻石来赞美人们崇高无私的爱。)2、拓展练习:学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后小练笔(任选一题)1、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续写这个故事。2、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故事。板书设计:19、七颗钻石爱心水罐神奇的变化庆华小学刘雪燕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灞桥区庆华小学刘雪燕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