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发展问题研究大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中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二)中国能耗结构水平(三)中国的“路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四)中国工业化三大比较优势(五)十二五规划: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二、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三、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城市化发展自身问题(二)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两大思路的争论四、关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一)消除贫困:中国的历史进步(二)社会收入结构硬化趋势(三)怎样看待中国的发展与强大知识点汇总概念C01现代产业体系C02包容性增长C03路易斯拐点C04主体功能区战略原理和观点K01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由中央政府来策划,中国政府组织,并对一些重大环节进行直接的指导K02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K03“十七大”理论K04“十二五规划”理论K05新的发展思维——强调内需增长、结构变革、民生改善、社会进步K06双层列车流动理论K07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中国工业化发展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但从总体看没有走出传统工业化的发展路子。K08中国暂时还没有到达路易斯拐点,但是已经接近或者离路易斯拐点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不会很长。重要信息I0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I02《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I03世界银行2010年研究报告I04全国总工会的调研数据——“居民劳动报酬比例下降”正文“十二五”规划的背景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新起点。2010第二季度,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2009年中国和日本的GDP分别为4.9万亿和5.08万亿美元。2010年1-6月,两国增长分别为11.1%和2.4%;GDP总量为:1.33万亿和1.28万亿美元,如果以年增率10%和3%计算,2010年两国经济总量将分别为5.39万亿和5.23万亿美元。中国的改革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经济总量迅速地扩大。1978年到2009年,我国GDP总量将近翻了37倍。第二,发展问题和发展矛盾。中国面临大量问题、矛盾与挑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尚无重大改进;第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矛盾很多。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讲:“不吃大锅饭,按劳分配。”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下,理论界提出了效率优先,兼容公平。第三,深化体制改革攻坚难度很大。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由中央政府来策划,中国政府组织对一些重大环节进行直接的指导。如股份制、分田到户、特区、引进外资等。中国的改革是由政府策划、政府推动、政府启动的改革。如财税体制的改革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垄断部门的改革都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政府体制有关。第三,国际经济趋势大环境。国际金融危机,后危机时期以及危机结束之后,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一些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观新局面(总论)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7、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国家8、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9、推动文化大发展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0、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1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主要支撑;坚持保障民生作为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资源环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经济目标:价格稳定、就业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效益明显提高。结构调整目标:消费率、服务业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区域协调增长、能耗与排放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收入增长目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建设目标: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完善。改革目标: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的改革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