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考点整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军理考点整理.doc

军理考点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直至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法》对国防的这个立法性表述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二国防的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和扩张型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联盟型、独立自主型、中立型。中国奉行防御型国防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一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二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三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四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五国防事业的社会性第二节国防法规P16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2、具有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二、国防法规体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应届高校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第三种作为士官应征入伍。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是9月15日2010年主题“富国强军共筑长城”2011年主题“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国防义务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负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二公民国防权利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五个方面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第三节国防建设p29一、国防领导体制一国防领导体制的特征及组织形式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二国防领导职权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p30看书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p31看书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总部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又是全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总参谋部——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二、国防建设成就一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五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三国防政策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四、武装力量建设武装力量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宝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共划分为七个军区即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主要武器装备自己看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根本职能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3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的方法1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教育2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教育3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A、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B、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纪念郑和下西洋。第一届北京2005年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第二届上海2006年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第三届山东青岛2007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海洋和谐。第四届江苏太仓2008年中国航海——改革开放30年暨国际海事组织——为海运服务60年第五届辽宁大连2009年庆祝新中国60周年·迎接航海新挑战六届福建泉州2010年海洋·海峡·海员第七届浙江舟山2011年兴海护海舟行天下第八届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