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教学设计.docx

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失街亭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人物形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2、整体感知,梳理课文结构。3、分析马谡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进入新课)二、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三、与本文相关的内容简介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生速读全文,理清思路。2、生简要复述情节。3、揣摩文意,概括要点。要求学生运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例: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五、研习课文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2.学生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刚愎自用、拒不纳谏、违反军令、承担责任3.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主要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式)4.如何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由学生自行讨论,要求讲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5.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把《失街亭》中的马谡与“纸上谈兵”(选自《史记》中的赵括作对比。可设计以下表格,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诸葛亮人物形象。2、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和衬托的手法描写人物。4、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5、课外延伸教学过程导入学习一、由诗歌导入课文学习。研习课文二、读课文,思考: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三、街亭失守、责任在谁?联系实际,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自行解说,答案不必统一)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建议阅读中国古典长篇名著《三国演义》。2、联系课文内容,运用创新思维联系现实生活对《失街亭》谈些新的看法,写一篇读后感。六、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结束本节课,让学生再次感受磅礴大气的《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