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考生单位:*******邮编:******电话:************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提交日期:答辩日期:主考单位:*******2009年月日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汉语言文学******级***指导老师***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本文探讨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的思想基础、反映的思想内容,从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学成就。关键词田园诗思想艺术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一、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具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他渴慕自由的性格。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强调作家个人气质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二、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但陶渊明却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和劳动人民有许多接触,可以说,是生活给他以厚爱,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却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具体地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1、陶渊明的田园诗中真实的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平静乐观的心态。“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钟惺《古诗归》卷九)这在陶渊明之前是没有的。但此后却成为诗文创作的一重要题材,陶诗的开创之功是唯一的关键。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成为高洁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费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虽然田家劳作辛苦,但却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劳作后的盥洗小酌,亦堪欣慰。所以,在陶渊明的笔下,劳动是艺术化的很有诗意行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皓月当空,劳作一天的诗人荷锄归来,乡村小路旁的野露沾湿了诗人的衣裳。但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诗人力耕自食的理想得以如愿。一种怡然自得之关呼之欲出。2、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瑕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何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欺。(其二)与素心淳朴之人的交往,使诗人得到极大快慰。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用,“时复墟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