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新学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15篇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孩子们虽然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但对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够。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活动准备: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活动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师:(教师出示人来人往的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在干什么?二、展开(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师: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发生车祸太可怕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设计了很多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让我们一起看看。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1)分组交流(2)集体分享三、总结评价。新学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的:1、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2、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3、如何安全度过小桥。教学准备: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20__年5月1日)2、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是?(122或110)3、我们学生可不可以骑自行车?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注意什么?4、某某同学放学的时候在马路上玩耍,这样对不对呢?(不对)5、放学的路上,你看到李平被摩托车撞了,你该怎么办呢?(应该向大人呼救,叫大人过来帮忙,叫大人拨打112或110,还有120。如果摩托车逃跑了,要记住摩托车的车牌号码和特征以及逃跑方向。)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有很多不良行为与交通法规是格格不入的,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不良行为呢?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二、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1、中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1)在道路上行走时,没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2)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3)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5)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的隔离设施。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1)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上路骑车。(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4)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没后望,不打手势,突然猛拐。(5)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6)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7)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三、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一)行路常识:行路是中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识。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