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防盗常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期,防盗常识.doc

第二期,防盗常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文明校园宣传教育(第二期)《防骗小常识》骗子先生问:“有谁看到过天上掉下过馅饼”,大家鸦雀无声,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在一个月之前我看到过、接住过、也尝到过味道”,骗子暗自偷乐,心想,那是我派人抛出去的诱饵,好!继续说:“有一天我在学校饭堂门前的草地上坐着,突然一个“馅饼”飞了过来,出于好奇、贪心,我接住了,一位阿姨跟在馅饼后面走过来,热情的问:快吃!别让人间看见,很甜的、很香的、吃完后会变得靓丽、会赚很多钱,我赶紧吞了下去,沉醉在幸福的乐园里,等我醒来时,发现身上的现金、手机都不见了”;另外一位同学也扭扭捏捏站了起来,吞吞吐吐的说:“我、我也接、接到过、吃到过馅饼,她、她让我、我推销文具、产品,害得我好惨,失财、失色”“贪小便宜吃大亏”。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大多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同学们!你们社会经验少,不要紧,从现在不要贪心了,还不晚!下面我教你们几招躲避骗子的陷阱方法,注意!认真学、认真听哦?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号码等轻意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5、切不可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工作证、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取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一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儿们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以成为大学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的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诈骗分子何某在火车上遇到某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交谈中摸清了该生家庭和同学的一些情况。何某得知杨某同班好友李某假期留校后,便返身到该校去找李某,骗得李某的信任后受到了热情款待。第二天,8个学生寝室遂被洗劫一空,而何某却不辞而别了。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保护自我。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