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大资源·博雅项目一期工程(一标段)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质量有关规定,确保把本工程建设成为高品质的合格工程,特制定本方案。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重庆市相关地方标准和质量要求。所有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其中15#楼达到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奖),争取达到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2.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2.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2.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2.4严格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2.5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2.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3.1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3.2应按施工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3.3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3.4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项目领导要亲临一线带班。3.5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3.6对于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坚决予以清退。4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4.1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全面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采取预控方法进行控制,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1)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2)对劳务队伍及人员控制审查劳务班组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上报项目监理部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不合格人员,要坚决予以撤换。3)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验收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是预控的重要环节。对于分部工程的开工准备要逐项进行检查。对于不具备开工条件的,要暂缓开工,直至达到开工条件为止。4)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的报验事前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技术措施,重点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题,检查机具、人员、材料的投入来作为衡量是否已做好开工准备的条件之一。5)建筑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的报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施工单位可在多个建筑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中间进行合理的选择,但必须进行采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项目监理部审批,以确保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6)配合比试验与报验根据监理批准进场使用的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号进行砼与砂浆的配合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做出是否用于工程,未经批准的砼配合比不得在工程中使用。7)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与报验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填写“进场机械报验单”,并提供进场施工机械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运行质量情况)。经项目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未经批准的施工机械、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8)测量、施工放样的检查报验在项目开工前认真检查复核放样数据,合格后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并附施工放样检查资料,一并报驻地监理审核,并对水准点和本工程的重要控制点进行定期复测、保护。9)特殊施工技术方案和特殊工艺的检查报验根据工程需要,本着“成功的经验、成熟的工艺、有专家评审意见、有利于保证质量”的原则提出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填写“施工技术方案报验单”并附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一并报项目监理部审核。10)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项目部将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落实隐蔽工程自检、互检、抽检的验收三级检查制度,使质量管理深入基层,最大限度的发挥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在质量管控工作中的保证作用,以使施工中的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尽可能的在自检、互检、抽检过程中得到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11)开工批准施工单位在完成上述报审后,经项目监理部审核,确定具备开工条件,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开工,签发开工令。4.2事中控制1)项目质量负责人同专职质检员一起对施工现场全面地进行检查、检测。(1)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和及时纠正施工中的不符合规范要求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2)应对施工过程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完成以后难以检查、存在问题难以返工或返工影响大的重点部位,应进行现场监督、检测。(3)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先口头通知相关人员改正,然后由质检员负责人签发《整改通知》,并监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