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行业员工规章制度机械行业员工规章制度(精选32篇)机械行业员工规章制度篇1一、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是预防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一种辅助措施,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劳保用品,一旦发现不使用劳保用品要追查原因,还要严肃处理。保管人员应妥善保管好劳保用品,防止霉烂变质,影响安全使用效果,造成损失由保管人员负责。二、劳动保护用品由生产科根据本公司各工种情况分别制定发放标准,报公司批准实施。三、凡本公司发放的劳保用品遇有出售或变相出售者,一经查实按原价的50%罚款处理。四、劳保用品由生产科提采购计划,经财务科审核后,由供销科采购,交仓库保管。采购人员在采购劳保用品时,应选定正规单位,杜绝采购伪劣品,确保产品质量,保证安全使用效果,如发现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现象,公司将严肃处理。五、领取劳保用品,须有车间主任签字,生产负责人审批,每月分两次发放。六、所有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配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自负。七、全公司干部职工,必须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本着有利于安全健康,坚持“以旧换新”的制度。浇铸工安全操作规程1、清除通道和场地的一切障碍物。2、检查铁水包是否烘干,包底、包耳、包杠、端把是否安全可靠,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禁止使用未烘干的铁水包。3、与铁水接触的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预热至500℃以上,否则不准使用。4、铁水不得超过铁水包容积的80%,抬包要平稳慢行,步调一致,防止铁水溅出伤人。5、用吊车吊运铁水前应检查吊钩、链子是否可靠,吊运时链子不准打结,要有专人负责跟随铁水包,经过路线,不得有闲杂人员。6、严格贯彻六不浇:(1)铁水温度不够不浇;(2)铁水牌号不对不浇;(3)不挡渣不浇;(4)砂箱不干不浇;(5)不放外浇口不浇;(6)铁水不够不浇。7、浇铸时要准确平稳,不准从冒口往砂箱内倒铁水和看铁水。8、当铁水浇入砂型时,要随时点燃出汽孔、冒口、箱缝排出的废气、以免毒气和铁水飞溅伤人。9、剩余的铁水要倒在准备好的铁模或砂坑内,不准倒在砂堆和地面上,防止铁水爆炸伤人。因跑火或其它原因流在地面上的铁水,在未凝固之前不得用砂覆盖,凝固后应及时清除。10、所有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安全可靠性,使用后娈清理干净。机械行业员工规章制度篇2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的重工性。为了灌输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促使群众不断认识和掌握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定,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效生产,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特制订如下制度:1、坚持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不少于2期,每期不少于20学时的教育培训,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和厂长、经理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安全员进行培训学习,主要对他们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卫生管理知识、安全文化及有关事故应处理措施内容的教育培训。2、坚持开展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常年坚持三级教育,对新职工(含转岗、下岗复工)进行不少于20学时的安全生产厂部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3、坚持开展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根据国家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技术考核管理细则》,采取委托镇有关部门培训或参加市有关部门培训班的方法。4、开展“四新”教育,各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教材时,必须事先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由使用单位的工程师、技术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未掌握基本性能和安全知识前不准单独操作,并积极做好离岗和调岗职工的安全教育。4、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督促和检查各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知识讲座、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岗位教育;利用班前班后开展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加强各岗位的现场管理和巡回检查,对职工进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教育,使企业的安全教育形象化、生动化、多样化、具体化。6、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交流会、汇报会等各种会议,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安全教育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构建安全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格局,促使安全生产教育社会化、公众化、公益化。机械行业员工规章制度篇3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规定,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抓好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3、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4、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安